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Apr. 9, 2020

所得稅稅基低?還是高科技沒繳稅?2010/2/11

一個模糊焦點的論點

今天賦稅署要召開稅制改革會議,聽到這則消息時,有一種悲哀的感覺上心頭。從官員的口吻聽來,台灣稅制存在很多不合理現象,如果能夠改正,那對於追求稅制公平精神,毋寧說是一件好事,問題是....

台灣稅制不合理的現象很多,但最嚴重的不外乎「獎參條例」或是「促產條例」下的稅制補貼或是優惠措施,官員也都認為所得稅基只占稅基的13%也稍嫌偏低。這兩個問題透露出官員的心態與短視的政治哲學。

「獎參條例」或是「促產條例」造成台灣號稱高科技的電子產業高度的經營風險。一個只靠補貼或是稅務優惠才有競爭力的產業,如何站起來?三十年前政府保護汽車產業,結果汽車產業一直都只是一個無法真正站起來的巨大玩具產業。

台積電每年營收幾千億(目前已上兆了),繳稅卻是少得可憐(張前董事長自己都說了)。還有很多的企業,毛利率為負數,淨利率居然還有盈餘,這大概是世界上最奇怪的經營環境吧!這些企業還大言不慚的號稱高競爭力,實在該汗顏。

至於所得稅只占總稅基的13%乙事,言下之意是所得稅繳得太少,上班族該多繳一點,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觀點。所得稅稅基不夠大,並非繳稅繳得低,而是收入低,無能力繳稅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如果授薪階級的收入增加,所得級距提高,那就不一樣了,所得稅稅基低是因為平均薪資太低的緣故,(長期間不加薪,結果只靠免稅額提昇來降低家計收入不足的困境,所得稅的稅基如何提高?)官員們不要模糊焦點。

台灣的平均薪資在四小龍敬陪末座(曾經是最高的),沒有足夠的收入,稅基自然無法擴大,只要把薪資水平拉高,稅基級距自然拉高。很多的企業主或許會說:薪資再提高,台灣就沒有競爭力了。

此種說法似是而非,也就是透露出台灣的經濟力,某種程度是犧牲勞動力所得來的。經濟發展的目的不是為了GDP好看,而是要提供人民一個安定與尊嚴的生活。一個沒有足夠條件待遇的國度,生活是難以談尊嚴的。

台灣存在最大的問題不是不努力,而是太沒有效率了。這不能怪勞工,只能怪老闆,因為中國人的老闆只會用低廉的薪水,買員工的時間,卻沒有買到員工的智慧與績效(聽話與加班的就是好員工)

老闆們不用生氣、也不用爭辯,只要看看您我的周遭,花時間多的人在公司或是組織裡,才是被欣賞的一群,那些效率高的人,往往在國人的企業裡是活不久的。一個每天都準時下班的人,在國人的企業會被排斥,甚至老闆會不高興。但不妨想一想,如果兩個人工作量都一樣,那是否早做完的人有效率?

問題是老闆不喜歡,所以員工會練就一身把時間磨掉的功夫(裝忙!)。須知,磨掉時間的成本,比什麼都貴,企業主您想過嗎?

台灣勞工如果要過得有尊嚴,薪資水準至少要提高一倍以上。那很多企業主馬上會說:「台灣完蛋了!」是嗎?那些美商與日商,員工薪資高,為何還有競爭力?只是因為追求效率。從V=F/C(價值等於機能除以成本)的觀點來看,追求效率才是台灣該走的路,否則台灣的經濟發展是不值得驕傲的。

要讓稅制公平,就從企業競爭力談起,回到原點,讓競爭回歸基礎面,否則將永遠登不了大雅之堂。放不了手是無法學會自行車的,一個眾所皆知的原理,但知易行難。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