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Mar. 25, 2020

一篇大陸技術領導對工程師的看法

這是一篇大陸部落客的文章(2014/3/24),版主應該是一位技術出身的主管,對於工程師的管理,有很多的抱怨,就借用此篇文章,來談談技術員的設計理念

「技術員的幼稚是雙面刃」

這週一,把公司的一位創業元老逼走了,原因是他停止了學習,不願意改變自己來適應公司的發展,認為自己的能力就這麼多了,無法再提高,而他負責的東西,往往有頭無尾,有始無終,哪怕逼著做好的幾樣,也是小問題頻發,細節做不到位,比較隨性,有些像小孩子。

我不否認在公司初中期他出了不少力,為公司的創建及發展付出了心血,但他今天不能改變自己去適應公司的快速發展,那就是阻礙公司的發展,這是公司所有人所不願意看到的,畢竟GDP還在按8個點的增長,房租也在漲,物價也在漲,工資也在漲,大家都要追求房子、車子,所以公司股東層面沒有反對意見,也給他做了相對應的補償,算是圓滿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之所以這麼做,除了客觀事實之外, 還看到公司內不少技術人員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都停止了學習,需要這一次的動作來刺激他們,不上進,就淘汰,與其被動的被社會淘汰,還不如主動的自我淘汰。

跟主要幾個技術負責人溝通了一些,結合這段時間的觀察發現,說他們完全停止學習,確實是冤枉他們的,因為他們天天在學習技術,還要學Android等最新、時髦的東西,唯恐被拉下。這個本身挺好的,然而卻發現一些現象:

1、鄙視生產,認為自己就不是做生產的那類人;

2、研發方面,一個產品做的差不多能動的時候,他們就想著去做別的東西了,剩下的尾巴不想做了;

3、一旦研發碰到難題折騰幾下搞不定,就想找理由放棄。(這邊大陸人指的研發,是指產品設計這一塊,不是研究開發)

幼稚技術人員 逼他們先去做生產

這兩夜在MSOS群內跟群友探討這個問題,大家提到大部分技術人員都希望做自己喜歡的東西,做高、新、奇的東西,所以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技術上,天天對著電腦,不跟人打交道,社會活動方面的經歷就非常少,那麼他作為人的社會屬性就會出現問題,沒有經歷過社會生存所必須要面對的柴米油鹽,而實際上社會生存往往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是想住別墅就能住的了別墅,想擁有豪車,就能擁有的,完全不是自己喜歡什麼就能做的了什麼的,這才是真實的社會。

長期生活在技術中,只知道追求自己的技術快感,生活在新聞聯播裡,往往迷失了社會責任感,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發現,這類的技術人員比例越來越高,因為沒有社會經歷而顯得幼稚:

1、唯技術論,腦子裡都是技術,其他都是浮雲。

2、主動的追求能力喪失,容易成為剩女剩男。

3、做不完整一個簡單的項目或者產品,卻對企業、社會指手畫腳,抱怨制度、架構。(看來兩岸是統一了)

4、出現問題總是能找到外部原因,卻從來不追究自己的問題。(這也是台灣通病)

5、碰到真正有難度的,往往避開讓別人接手,意志力很差。(這也是台灣通病)

6、因為一直在做技術,很少接觸社會,沒有社會閱歷,往往沒有社會責任感,像個小孩

7、因為沒有社會責任感,只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一切的行為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自己的技術提高,把公司當成了實驗學校,項目、產品往往做到能動就想換別的做了,剩下的細化因為沒有技術含量而被拋棄,最後的爛攤子讓公司哭笑不得,往往找人從頭開始,損失慘重。

對於這類幼稚的技術人員,重要的崗位是絕對不能放的,不然還不如不用,我的做法就是逼他們去做生產,從生產中知道做產品的不易,通過與生產人員的交流瞭解產品,增強交際能力,為後續的研發打下基礎,同時獲得社會責任感,生產要一直做下去,直到他們不再幼稚才可以放心的研發。(看來這位領導還有點概念,比起台灣的技術主管要強的多了!)

以下是過路客提出的看法:

上海市的遊客

因為沒有社會責任感,只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一切的行為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自己的技術提高,把公司當成了實驗學校,項目、產品往往做到能動就想換別的做了,剩下的細化因為沒有技術含量而被拋棄,最後的爛攤子讓公司哭笑不得,往往找人從頭開始,損失慘重。

這一條有問題,第一不叫技術員應叫研發員,技術和研發工作重點不一樣,公司行為的話,項目、產品往往做到能動就可以了就是是該這樣的,後續工作應有其的團隊來完成,這就出現了銜接問題,這是公司應拿出好的措施出來,研發員的任務是不斷的研發,你們思路錯了.。(領導的思路也不夠完整)

項目大體框架搞起來之後,我就沒多大激情繼續下去了

AA

當我的那個項目大體框架搞起來之後,我就沒多大激情繼續下去了。

BB

能夠靜下心來搞研發的人不多了。太浮躁不適合搞產品開發。鑽研技術的人多數對技術方面追求完美。有始無終不多見,像這種情況,估計與老闆有關,一會一個主意,多變。這哥們可能不適應。

東吳熊貓

做技術的人確實和社會接觸的少 一方面往深層次裡面專研會佔據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另一方面是由於目前的社會風氣和現狀所導致。只有當技術人員都沒有後顧之憂時,才能潛心把東西做好 。中國的企業,大多數產品只是迎合市場需求而匆忙上市,能把產品做好嘛?

路過風

把公司的屁股擦乾淨了,也是要走人的。有個前輩講過,一個做技術的人是最容易被利用的。。。

CC

儘管話說的很不完美,但我覺得是當頭棒喝,苦口良藥!

DD

如果用小公司的思維,來管理一群都想跳槽到大公司的技術人員,最終都是這個結果——分道揚鑣。

EE

技術工程師對待自己的項目是必須有責任心的,項目的研發、製造、完善卻是以公司的主導意志為轉移的,也就是公司主管領導對該項目的態度將決定項目的成敗,技術人員和主持該項目的技術主管因分工不同職責也不同,當然是技術人員弄好自己那塊就好了。除非項目技術主管是樓主所說的那樣,那樣的人當然不合適管理項目了。

愛思想的狼

我在想樓主的主要思想是該員工對公司沒有什麼利益可言了,對於企業或公司來講不可能白養一個人,既然技術沒有進步,事情又做不好,還是勸離好,這樣既對公司好也可以敲醒一下那位員工,這是我支持樓主的一方面

博主因為比較看重生產,所以對這塊重視。但是這塊的技術含量比較低,雖然對公司有利,對個人來說卻未必最好。我當初在一家公司,最好設計後本來想把生產抓好,但是老闆不樂意。招了個新手來生產和維修,還對我說你看你還沒有新手修板子快。我說你看看公司垃圾箱就知道原因了。垃圾箱里堆滿了各種元器件和板子,都是價值幾百上千的。唉,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風格。在不同的地方按照不同的情況來定,不能純技術討論問題。

FF

這個技術工程師的長期利益沒有保障。 人家是把你的公司當成大學來讀。 多熟悉各種技術,為下家做好知識儲備。 至於你公司的生產和業務細節和產品化的工作。除了繼續呆在你的公司有用以外。 對於到下家沒有任何用處。 這就是他們點到為止的原因。 不是他們幼稚,而是他們算的很精。

冒頭

「幼稚」的說法,應該是老闆對這個員工愛恨交加的一種表達了。是公司在變,員工也在變。這個員工與公司散伙也許是最好的結果吧。人走了,公司也要想想,不一定是員工的問題,很多是制度和文化的問題。因為技術是簡單的,而制度和文化對一個員工的心態是影響很大的。心態不好了,做事也就沒有動力了。

香草的天空! 

技術人員也分內部研發和客戶端的FAE,如果是小公司可以臨時混用,規模稍大那就得分分工,各取所長,而不是趕著研發的人去做客戶支持。至於說技術退步,依我的觀點,稍微核心點的技術沒那麼容易過時,吃透一個大方案然後修修改改用10年都沒問題。如果軟件工程師只是會點VC編程、Android編程,硬件工程師只是燒燒FPGA,那的確兩三年就過時了。這樣層次的人一開始就不應該選為創業技術核心。

GG

只要是做企業的,利潤是必須的不然怎麼養活一幫人?產品更新換代也是必需的不然怎麼參與競爭?但是技術的人員一旦水平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什麼都是浮雲,主要是做事沒有動力,這個和企業的管理模式有一定的關係!

HH

我覺得這個還是要分兩塊來看,第一種是真的在企業混日子的老員工,不思進取,那麼被乾掉是理所當然的,在現如今很多保護老員工的公司中,樓主的公司能這樣是不容易的;另外一種,就是樓主所謂只研究技術,然後不負責的幼稚技術人員,我覺得樓主的言語中還是加了一些保護他們的語句,在我看來,如果真的是像樓主說的還在鑽研技術的話,是不會出現不瞭解生產,不願意收尾的情況的。

什麼是鑽研技術學習技術?舉個例子,就好比你看報紙和專門上課學習,同樣都會接觸到新的技術,比如Android,但是這兩者是一樣的嗎?前者只是知道和科普,後者才是真正的學習。因此,果真如樓主說的那種情況的話,還真沒有冤枉他們,他們的確都停止了學習,只是拿一些科普的東西在敷衍。

技術確實需要經驗的磨練 該誠心面對

天津市的遊客

我來說幾句公道話。首先肯定,不排除有真的不思進取得老員工,如果真是這樣,樓主的做法值得贊揚,畢竟還給了補償,圓滿解決。

其次,也許人家就是要這個結果。在中國,總體上做技術的處於弱勢,再加上如果公司的文化和員工的價值觀有衝突的話,技術人員是很被動的,因為前期的努力和幸苦都白費了,而公司的話語權掌握在老闆手裡,技術人員沒有正常的退出機制來保護,很多公司也是採用不辭退、不加薪的方法來冷待人的。這種情況屬於員工的思路和老闆的思路有分歧的情況,從長遠來說,到底誰對誰錯,還真不好說。

中國公司的生存壓力很大,有些情況確實不能按很理想的方式來處理,這是公司老闆的壓力,也許有很多理由來說中國公司選擇處理的方式是合理的,但對技術人員個體來講,壓力更大,畢竟都要養家糊口。

至於不願意生產,這也要分具體原因。一種是技術人員已經有想法要離開,想多留時間為自己準備退路;另一種就是公司的生產管理、利益分配有問題,使得大家覺得做生產得不嘗失,或者基本是免費勞動,這樣當然也沒人願意做了。 只要是個有點責任心的技術人員,對待自己產品中出現的問題,那一定是很在意的,一定要去把問題搞清楚的;但反過來,生產中的問題不一定就全是設計的問題,責任劃分不明確,也就不能量化工作量,技術人員的積極性自然就沒有了。

而這些問題,往往老員工才能看得透,新員工就知道埋頭乾,因為新員工和老員工的訴求不一樣,要求低; 不過,老闆都喜歡新員工,道理大家都懂的。

至於社會閱歷少的問題,一方面,中國的技術人員在技術方面花的時間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二則,有技術、有社會關係的技術人員,老闆你想留下來,你也得拿點真東西吧,還有你放心嗎? 總的來說,為了自己,技術人員還真不能只專研技術,但對一個好的公司來講,這一條還不能算技術人員的毛病,說句不好聽的話,老闆你放心嗎?

II

部分同意樓主的觀點,我知道研發的辛苦,更知道生產的不易,希望做研發胡擺正心態,盡量不要給生產轉化和批量生產留下隱患和尾巴;研發人員也不是萬能的,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也是正常的,但是要及時跟進,沈下心來解決問題,甚至向生產人員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把問題徹底解決才會給企業帶來真正的效益和自己的成長。

鬍子欽

原因是他停止了學習,不願意改變自己來適應公司的發展,認為自己的能力就這麼多了,無法再提高,而他負責的東西,往往有頭無尾,有始無終,哪怕逼著做好的幾樣,也是小問題頻發,細節做不到位,比較隨性,有些像小孩子。 真的是這樣嗎?

只能部分認同樓主的看法,這樣的人的確不能留,但竊以為對方這樣的表現,不是因為他停止學習,而是心態問題,也許是因為環境的變化,現在對細節的要求更高,以前隨便做好就很好賣,大家也不會計較,現在因為競爭激烈了,所以總提問題,但是作為技術人員,也很無奈的。他們認為這些技術沒有什麼價值,所以也無心思去把它做好。之所以沒有價值,也是因為從長遠來看這些東西就是要貶值的。 逼著研發人員去做生產,也許能有一些效果,但絕對是一種浪費,畢竟這2者的成本是不同的。 樓主的問題其實也是普遍問題,說到底就是公司的價值觀不一致,一個好公司要讓大家明白將來公司走向何方,尤其是技術人員要知道公司要在研發上有投資,要對未來有信心。如果沒有對將來的期望,只是維持現狀,就很容易出現各種狀況了。

JJ

爭議不少嘛!個人淺見,這是老闆思維與員工思維的區別問題。站在老闆的角度考慮問題,和站在員工的角度考慮問題,自然會有很大區別。 如果花的都是自己的錢,碰到難題就放棄,那他就會破產。你自己儘管放棄好了。 支持作者一下。 別說管理多不好,一個中小公司,還得耐著性子去遷就員工?公司不是父母兄弟姐妹,他能做的是能用則用,能調教則調教,實在不能則換人。

KK

現在很多技術型的人才要麼幾年就轉為管理崗,要麼就固步自封。在工作中,遇到很多老工程師。沒出現一個問題,他們第一句話就是,我的設計肯定沒問題。很多設計的細微地方,他們只說是行業都是這樣弄的。不可否認,技術確實需要經驗的磨練。但在新東西面前,還是該誠心面對,而不會推諉或者逃避吧

看了博主關於唐僧和孫悟空的論述想再補充幾點意見。

1 唐僧為什麼要逼走孫悟空,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誰最終是正確的。如果在唐僧西天取經的過程中,唐僧是一名「管理者」,而孫悟空是一名「打工者」的話,唐僧是有權轟走孫悟空。可是師徒一行的最終目的是西天取經,轟走了孫悟空能完成西天取經的最終目的嗎?

2 引用歷史典故或民間故事切莫斷章取義。你引用到了唐僧念緊箍咒逼走了孫悟空,沒看到故事的後半部唐僧西天取經是離不開孫悟空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詩中對唐僧的評價是「僧是愚民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而郭沫若在他的原詩《七律.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也認為唐僧是「人妖顛倒是非淆,對敵慈悲對友刁。」同時觀點明確的提出「千刀當剮唐僧肉,一拔何虧大聖毛。」這裡都明確地指出在這件事情中的責任者是作為管理者的唐僧,而不是孫悟空。不是這樣嗎?

LL

看了評論,確實和各位有同感,應該反思的是博主。 做產品和研發是有差別,那麼為什麼在研發過程中就不引入產品的概念呢?創業初期沒有量,所以用不那麼完善的研發產品修修補補可以滿足客戶,這個過程中,作為技術管理的領導是否做出總結以便於以後的產業化需求? 這些問題到現在提出來,只能說是公司的管理問題,要解決這些不是擠走幾個人可以解決。殺雞儆猴可以,但是後續沒有先進的管理措施來改善,還會有更多的猴變成雞。

MM

有很多的技術人員,尤其是年輕的,還有一些混混的,整天追求和學習自己心目中的所謂的技術,卻鄙視很現實的經驗和生產技術。

讓他們進行合作的時候,本來可以互相取長補短的,他們卻保守到什麼都不肯說和做,就象他的技術是國家機密,世界第一。讓他們獨立完成某個小型產品吧,卻又因為技術不全面,技術能力整體性不足,又搞不出來可以批量生產的產品.這種技術人員,真是讓人受不了。

一個人,要發展,要進步,一定需要折騰一定的年頭,碰足夠多的壁,才能有所成長和熟練的話,對於錄用他的公司來說,真是個災難! 再另外,親自做老闆的少,打工的多,打工的不知道,不理會公司的艱難,只想著領多少工資乾多少活,而且自視甚高,真是讓老闆心寒啊。

北京市的遊客

看過作者的幾篇博文,很多觀點不敢苟同,發現作者的掌控欲太強,什麼事都非常決斷,至少字裡行間透漏出來的是這樣的。偶爾的殺雞儆猴就算了,但是單純靠末位淘汰,不是可取之法。作為掌舵者,我認為重要的是把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乾正確的事,而不是埋怨員工怎麼怎麼滴,兵不是,將之過。仗打不勝,不能只怪兵,而是要看看將怎麼當的。

NN

極度贊同,我接觸的很多的小朋友也是這樣的心態,特別是當項目是試驗,在他們那裡完全看不出項目,產品是個非常嚴肅的事情,有問題左搞一下,右搞一下,對他們來說似乎怎麼改都無所謂。

看看,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管理! 我想說一句,外企的工程師也很天真幼稚,對於感興趣的技術那是痴迷的程度,因為技術研發和生產是兩個不同的環節。專注研發必定深化產品的創新和提高性能。員工被動學習和工作態度發生變化,這個可能和自己的定位,心態,獲得的彙報直接相關。樓主的企業看似很強大,但是缺少點靈魂,這就是企業文化!大家都在說人性化管理,看似簡單實則難以實現的一句空話。換成外企遇到類似情況,主管一般會約談項目經理,詳細諒解情況。或許公司讓他去參加培訓提高一下見識,讓他知道自己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東西,提高興趣以後,工程師會有更大的動力;如果是因為壓力過大,待項目完成以後,公司出點小錢,讓他的團隊去做個5天左右的度假。我想這樣的模式更適合人性。你讓一個心態扭曲的創始人去接觸生產,自古「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會在他心裡作怪,只會越發得扭曲他的心態。最後逼得一走了之的局面!對於企業而言,這是雙敗,而不是共贏。

初夏風兒飄

不論是技術人員還是其他人員,內容描述的問題確實在工作道路上充滿阻礙作用,也只有我們真實面對這些問題並艱難(自己在改變的時候思想上是艱難的)的改變時,我們就慢慢的從幼稚走向成熟,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在這樣充滿艱難的時候,往往選擇消沈直至辭職,失去了一個鍛鍊磨練自己的機會(這個確實很狗血),也消耗了我們很多寶貴的時間,樓主既然拋磚了….大家在看待這個問題或者面對這種情況時,也只有自己心裡明白要做還是不做…工作都是自己的要好要壞更多的是自己在抉擇。

OO

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群體,它的複雜性在於社會是由各種各樣性格的人組成,因此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具有一個標準性格。如果一個公司內所有的人都具有從研發到生產,從市場運作到企業管理全面的能力,那麼這個公司是無法運作的,很能的事就是誰也說服不了誰,誰也不聽誰的。表面上看所有的人都具有很強的工作能力,但實際上公司就很可能是一盤散沙。企業的領導者不能要求所有的員工都具有自己所想象的能力,而是按人的不同性格和不同能力去分配他力所能及的工作,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關鍵點是讓他做什麼。文中提到的被辭退的老員工,如果讓他去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或技術突破性的工作,而讓適合做生產的人去做生產,這樣對公司的整體發展只會產生1+1大於2的效果。當員工的性格不滿足領導的需要就辭退,只能說明領導無能,不會用不同性格的人去做不同的事情。公司的管理層要永遠記住「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否則首先應該辭退的就是管理者。

PP

我覺得文章中提到的關鍵詞「幼稚」確實是技術人員的一個壁壘,但是正是因為這個看似缺陷的東西,在進行研發的時候,往往是需要的,國外的工程師在這方面也是一樣,他們可能做起事情更「幼稚」,但是這樣思維比較活躍,而且專注度很高,所以我比較同意1樓的觀點,關於技術人才用人這方面確實是管理者的問題,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確實應該分配好。但是另一方面,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應該擴充自己的交際圈子,不是僅僅為了工作,而是為了自己的生活能夠更加精彩,不至於到了50歲還只能面對計算機這個非生物。

博主回復網友

感謝各位的回評,無論支持還是反對,我都理解,因為不同的經歷有不同的立場,雖然是客觀的一件事情,但因為立場不同,評判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事情是否客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立場,自己的內心,它決定答案。

我同事雖然被辭離開公司,但他現在還在為我公司服務,跟蹤原先的項目,同時再接公司新的項目做,並且有一個大的改變就是自己主動的去學習其它關聯的知識了,離開了才被迫去學,也不算晚。

聚餐的時候他自己也說,自己的心態不適合去打工了,但當老闆接項目,技能太單一無法接,很多關聯的問題會考慮不到,這迫使自己必須要在原公司把其他的再補一補,同時接原公司的單養活自己,之後慢慢的接其它公司的單,發展起來。

看到他的轉變,我也很欣慰,逼他走不是目的,讓他知道生存的艱難才是目的,我也很希望通過這一次逼迫讓他技能有全面的提升,責任感更強,今後能回歸公司,帶領一大幫人生存,我們必須要讓公司長期生存下去,才能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以下是個人對這篇文章的一些看法:

這篇文章有很多東西值得更深入地去探討,在一個快速發展的地方,很多的東西只看到成長,而忽略了長期發展的沉澱,結果就是這種現象層出不窮。

這樣的工程師雖然態度上有可議之處,可是公司領導的帶領方式,是否就完全沒有問題?也是另一個著眼點,今天藉此方塊來與諸君分享一下個人看法。1980年代屬第一代研發,工程師本來就是以天真的方式來進行技術開發,所以有很多的技術是讓人噴飯的;1990年代進入到第二代研發,市場快速變化帶來的產品開發理念已不再如以往,速度與創新是這個時期強調的重點,工程師被逼著進入到市場導向(群眾路線)的產品研發。然進入到21世紀,第三代研發改變的是研發是一種系統集成的基本觀念,整合與創新加上協同合作,才有機會勝出。第一代的工程師主要在於技術本身,第二代工程師主要在於應用,第三代工程師則不然,創新與整合加上跨機能合作,才有可能出類拔萃。

研發管理的名言是研發階段決定80%的勝負,工程師要能夠做到DFX(Design For Cross,X有幾個代名詞,分別為C:Cost,DFC:Design For Cost,DFR:Design For Reliability,DFA:Design For Assembly,DFM:Design For Manufacturing,DFT:Design For Test and DFQ:Design For Quality等等)。

像博主提到的工程師,本身沒有錯,只錯在欠缺正確的設計理念與好的管理技術,而公司領導也只認識專業技術,不知道研發管理中還有管理技術的成分。工程師丟到生產線很有效,卻糟蹋了糧食(工程師一般稱為稀有資源,就是不易多得之意),就好比把一些動腦(計算)的CPU拿來做簡單的控制一樣,浪費資源。但如何讓工程師能夠考慮到後段的生產與行銷(甚至售後服務),工程師的設計理念必須清晰與正確,再佐以品質意識的提升,才可能脫胎換骨。

這些動作工程師本身無法改變事實,必須靠領導塑造一個創新環境(開發支持環境)來引導,這可能才是搏主該注意的,否則這樣的動作(逼走工程師)將會成為公司的常態。建立工程師正確的設計理念,成長不只是課堂上課,理念的灌輸必須從任務的分派開始,也就是項目的當責(Accountability)的概念。這家企業的問題在管理而非技術,浪費的機會成本,可能比對工程師施以教育訓練要高出n百倍,只是領導可能只看到技術,猜想這家企業的起家應該也是技術出身的,這是常態,卻非不可改,就如喬布斯一樣,也是經過寒徹骨,才徹底的了解到成功之道。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