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Apr. 17, 2020

策略規劃的意義

管理的基礎,計畫篇-IV(策略規劃)

談策略規劃,不是畫山水,也不是天馬行空,是智慧與經驗、科學與哲學的交織產物。純科學的思考,數字成了唯一,這種策略少了人性面的考量,很難取得共識。完全哲學式的思考,很容易看到東方的那種高不可攀、口訣式的樣板,也難以落實到實際的經營管理。有科學的論證,又有哲學的高度,做出來的策略帶著理性與感性交織的成份,可行性與實用性均到位,成功機率才會提升。

要達到這樣的境界,自然不是靠一個腦袋就夠了,工具的運用,是事半功倍的有效手段。談到策略規劃的工具,SWOT應該是每個人耳熟能詳的工具,卻也是最被濫用與錯誤最嚴重的一個工具,就因為太簡單了,讓大部分的人把工具的精神給忽略了。

說SWOT是策略規劃的最重要的工具也不為過,重點是必須做對,否則不只沒有幫助,只會做出一堆沒有用的策略,以至於讓人聽到策略就退避三分。自從出現了平衡計分卡後,一堆人又醉心於差異化,把SWOT改成TOWS,以為這樣子就不一樣了。一個密密麻麻的戰略,試想哪個企業有這麼強大的資源,同時打出那麼多的戰略,最後當然就是不了了之,不然就是虛晃一招,於事無補。

只要能夠把SWOT好好地落實,策略規劃的方向性自然清晰,可視度高,策略規劃的模糊空間將會降低,成功機率相對提高。既然是最重要的工具,自然要好好的談個清楚,能把SWOT作好,做出的經營戰略的有效性絕對高,前提是工具的正確性。

當然策略規劃工具還有如:BCG(Boston Consultant Group)模型、SPACE(Strategy Position And Action Evaluation)、PPM(Product Portfolio Management)、經營五力分析、波特競爭五力分析、S曲線分析....等等,不勝枚舉。個人的經驗,這些工具並不一定要全懂,但如果能夠交叉的應用,會有更準確與宏觀的策略觀出現,可以多加注意。今天就先談來談SWOT分析。

SWOT就是由四個字S(Strength優勢)、W(Weakness弱勢)、O(Opportunity機會)、T(Threat威脅)組成。代表的意義分別如下:

S優勢:指本身在競爭相對地位上,比競爭對手強的能力、技巧、資源等等。

W弱點:相對的,在競爭相對地位上,比競爭對手弱的能力、技巧或是資源等等。

O機會:在未來的組織發展上,對自己有利的條件,是屬於外部環境帶來的。

T威脅:相對的未來組織發展上,會帶給本身不利的條件的外部因素。

SW屬於內部環境分析,OT屬於外部環境分析,也就是習知的內、外環境分析。太簡單了,誰不會,公司員工年輕,那當然是優勢啊!.....這樣的SWOT展開情境最常見,卻犯了大忌,連一點客觀的數據都沒有,就憑腦袋瓜的一點印象就要做出判斷,未免太天真了。

年輕是優勢嗎?如果企業未來發展上,經驗的積累很重要或是進入門檻高,那年輕對組織而言,絕非優勢,反而是弱勢。這只是告訴我們,SWOT展開需要有很多的程序,也需要科學的論證,並不是喊出來的。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