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Apr. 8, 2020

全員參與是基礎

品質的意義-品質不是選項,是企業經營理念的基礎

品質管理是一份社會責任,也是一份經營理念,不只是一種功能與證照而已。如果把戴明獎當成TQM,品質理念就失真了。實施TQM的過程,透過一個證照的獎勵制度來客觀、有效的評定實施TQM的條件,是手段,不是目的。把戴明獎當成品質管理的全部,要花多少錢就成了必要的考慮;如果把戴明獎當成一套制度,那拿到戴明獎的目的就該很清晰--就是更有效率的經營,邁向卓越,那就無所謂的投資金額的考量(卓越經營意味著賺錢與做到三安是必要的條件)。

在台灣,幾乎可以肯定的說,大部份的企業都把品質當成一個機能來看待,品質管理是品質部門(或是品質保證)的工作,其他部門自然就沒有責任了(專業分工)。這種思維與做法,品質根本無法上軌道,只因為缺少了全員參與的品質,是沒有理念,以表面的品質管理(檢驗與規範)為基礎,自然看不到理念的成分。

1980年代的台灣,QCC盛行,幾乎每家企業都有QCC與提案改善制度的推行。曾幾何時,現在QCC只剩下團結圈,每年去參加洋上大學的發表而已。在電子產(慘)業裡,根本不屑QCC這樣的玩意兒,他們有錢,直接導入6 Sigma,結果就如Kano博士所說的,Category A strategy與Category J Strategy的差別。QCC最好的一面就是全員參與不用花大錢;6 Sigma的最大特色就是花大錢卻只有少數菁英懂品質,也才會出現曇花一現的效果。

現在大部分的企業,工程師不學QC手法,那是品管部門的事,與其他部門無關。沒有一個共通語言的企業,品質被機能化了,相對的,也就是各說各話與透過事後檢驗的方式來保證。懂得品質的人都知道,研發階段決定80%的成敗,品質是製造出來的,品質是設計出來的,就不是檢驗出來的的觀念,又有多少人真正的體會到--全員參與的必要性。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