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May. 30, 2020

NPD品質保證的重點

談談品質保證的意義-5 NPD品質保證2020-5-29

http://www.anthony-liaw.com/446152737

品質保證(Quality Assurance),經營品質保證以外,當屬新產品開發的品質保證最為重要,目前坊間最常見的做法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新產品開發管理流程,牽涉到幾個階段,從商品企劃、產品規劃、設計開發、試作驗證、供應商品質保證、生產品質、售後服務到市場撤退等程序。

這些程序,架構在整個新產品開發流程的各個階段,本著公司的品質政策為指導原則。其目的在於遂行公司對客戶、股東與員工的承諾(企業三安)。產品,是企業與客戶介面的最前線,成功與失敗,產品的良瓢決定一切。很多公司把新產品開發品質保證(QA)與品質管理(QC)混為一談,總以為東西做出來,嚴格把關就可以做到品質保證,是最嚴重與無知的想法。

談把關,第一個問題就出來了,商品企劃階段沒有產品(還未開發出來),如何檢查?結果就是要等到東西都做出來了,才實施檢驗,出現設計問題一籮筐,最後無法收山。前面提到過,品質管理是日常管理,一種機能,秉承公司品質政策,規劃出檢驗標準,透過檢驗的程序,作為現場判斷產品好壞的依據。這種機能,只可能檢驗出是否合乎訂定的品質標準,對於品質深層的可靠性(Reliability)、產品壽命(Life test)、維護性(Maintainability)、安全性、物流性、操作性、合規性等品質特性,基本上無能為力。這些品質特性(統稱產品可靠性),必須以4M2S(Man, Material, Machine, Method, System, Space)等方面著手,從流程過程來管理,才可能做到客戶滿意的條件。

新產品開發的品質保證涵蓋幾個範圍,分別為:

企劃階段:產品品質保證計畫書、品質目標、標準化體系、安全與產業規範以及CDR(Concept Design Review)

開發階段:技術規劃TAP(Technical Action Plan)、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設計審查(DR)、設計驗證(DVT)、壽命實驗(Life test)、可靠性實驗(Reliability test)、環境試驗(Environment test)、安全性試驗(Safety test)、物流性試驗(Logistic, Drop, Transportation test)、安規試驗(CE. EMI、UL,…)。

量產準備階段:此階段是新產品開發過程,最容易被忽略、卻是關乎成功失敗的關鍵。透過生產可行性的驗證(試作),驗證開發的完成度(DFX),以及未來生產的條件(供應鏈的供應條件、生產的各種條件、人員訓練與設備、各種標準化作業書類的準備等等),是否充分滿足。沒有充分的煉產準備,要應付快速變化市場的TTV(Time To Volume)目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在這個階段的品質保證活動有:供應商品質保證(SQA,AVL、PPAP)、品質管理計畫(MSA、SPC、CP) 以及品質保證試驗(QAT & DR)等等。新產品開發最後是否順利量產,這是一個決定點,本應有一套完整的系統來運作,遺憾的是,幾乎大部份的企業的新產品開發,這階段的管理相對草率,結果就是量產不順,ECN滿天飛,品質不良問題吃掉稼動率與利潤…等等。

初期流動管理階段:可能這也是國內企業陌生的一塊。沒有品牌的企業很難理解,產品開發完成,就是等客戶下單,決定何時出貨,有何問題?其實不然,新產品開發,在設計階段雖然做了嚴謹的DVT,量產準備也完整的跑了一遍可靠性驗證,最後移轉給製造單位,理應順利無誤才對啊!為何還需要設計這樣一個流程?縝密的驗證,要百分百的證明產品的設計品質,邏輯上還是有盲點。因素很多,不在此贅述。一般來說,新產品開發結束,經過嚴密的驗證程序,可能有些地方還是無法充分掌握。這些問題,在設計階段不是問題,可以立即修訂。一旦進入量產階段,就無法讓設計工程師隨心所欲,必須依據公司的品質保證流程來走。問題是產品已上市,如果出現問題,對客戶的傷害會帶給新產品的品質信賴度的下降。保留一部份資源,量產初期,機動的對應,以及市場服務上,如何快速地做到成熟化服務,是此階段的任務。特別是品牌企業,新產品的KSF是初期讓客戶與業務人員建立信心。汽車產業如此,OA產品如此,就是顧客導向的基本精神。此階段也同時在進行市場回饋的評估與檢討。

量產與銷售服務階段:進入量產後,屬於製造階段的品質管理,還有市場保固與維護的顧客服務。相對上是比較成熟的一個階段。(對業務內容的理解以及流程的順暢度來說)重點在於QCDS的管理。

市場撤退管理:這個階段很多人搞不懂,產品下市的時機重要嗎?不是產品推不動,沒有訂單就自然的下市嗎?市場撤退是高度經營戰略的活動,過早撤退會浪費市場資源槓桿,形同過早殺掉金母雞。太慢的市場撤退,又會帶來市場對產品的新鮮感消失,或是在成熟競爭中,被競爭對手的新產品取代,而失去商機。拿捏過程純粹在事業戰略的範圍。

ECN管理:新產品開發本應充分考量品質問題,徹底解決後才上市。由於時間壓力,沒有充分地做到最佳化設計,把設計案移轉給生產與業務,到生產與銷售階段再來慢慢修改,本以為這樣最單純,殊不知已經把未來的資源都埋進去了。ECN流程複雜度很高,為避免傷害顧客權益,流程上的嚴謹度沒有討價還就的於地。ECN的設計審查,甚至比正常的設計審查要來的嚴謹。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