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Mar. 27, 2020

假球、美牛又與企業經營有何關聯

解讀時事看經營管理(2010/2/7)

        這兩天台灣最熱門的新聞有三,為美國年進口牛肉、職棒打假球與國民黨中常委賄選事件。這三個事件看似獨立事件,屬於社會新聞,與企業經營沒有關聯,了不起當作是茶餘飯後看笑話就是了,其實這些事件都與台灣企業的經營管理有著很深厚的關係。今天就暫且打住教育訓練的話題,趕個時髦,談談時事,姑且把今天的主題命名從職棒簽賭看企經營的經營使命;從美國牛進口看策略規劃管理;從國民黨中常委選舉看企業文化。

        職棒打假球,也不是第一次,卻還是出現了這麼不為人接受的弊端,原因何在?又與企業經營有何關聯?企業看職棒打假球,似乎是站在高山看馬相踢,其實企業也有太多類似的問題,只是被合理化了,或是有效的掩飾,結果反而沒有人注意到。

        先說打假球為何會觸犯眾怒?想想當球迷把自己的時間都投入在對一個運動的支持,是因為球員賣力與精湛的技巧所吸引。在公平的競爭市場中,每個人有其喜好的對象,為其加油,而形成一種產業。要說如果沒有球迷,就沒有職業運動的存在也不為過。一旦球員打假球,那球賽的本身的最重要的東西已不復存在,就是運動家精神的全力投入已消失了,所看到的是一種經過包裝與裝飾過的遊戲,完全看不到競賽的那種使命感,取而代之的就是一場戲而已,叫球迷情何以堪。

       演戲看的是演技,球賽看的是技巧與戰略,演戲是娛樂,球賽除了娛樂外還有一分的關懷與理想,當球員打假球的情況出現時,球員已失去理想與使命了,要輸要贏就是看賭注,球迷的加油聲反成了笑話,這又如何讓球迷不傷心。

        重點是為何會有球員打假球?是台灣的運動員失去了理念與使命感所致,整個社會在一個不安的氣氛下,短視與向錢看,讓本來是很有理想性的運動選手,慢慢失去理想,甚至只為了生存而打球。這種現象不只在球賽中出現,企業也層出不窮的看到這樣的事情。企業有甚麼打假球的情形嗎?當然有,透過不正當的一些活動或是行為,只是為了賺取市場的股價差,內線交易就是最典型的打假球。投資人根本不知道是真是假,就是一紙假造的財報,或是一堆的假消息,讓投資人信以為真,結果卻血本無歸,這比打假球是否還惡劣?

        還有很多的企業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取暴利,外人看不懂,政府反正只要能夠表現一些數據,感覺有一些景氣的氣氛,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過,這不也是另一種的打假球?這些現象都有一種共同的特色,就是理念與使命感消失了。錢成了唯一的追求,甚麼CSR、社會責任,那只是打假球下的表演賽,讓觀眾高呼加油,殊不知卻落入到陪公子讀書的陷阱。

        其次國民黨中常委選舉事件,雖然只是一個黨的家務事,卻有著不得不注意的一面,畢竟是個執政黨。這次的中常委選舉,其實就是一個組織文化的問題。一個百年老店,有其積累的東西,卻也有沉重的包袱,特別在權與勢方面,更是一堆人追逐的焦點。

        送禮、請客,是中國人官場文化,那個朝代都有,所以對於百年老店來說,會有很多依附的權貴認為這是理所當然之舉。這樣的文化塑造出來的現象就是一言堂,和和氣氣的,毫無朝氣可言。馬先生想要大翻修這部老機器,這算是再造的層次了,如果沒有魄力與決心,還要加上一群有志之士(再造團隊),到頭來也不過只是喊喊罷了。

        企業也是一樣,一旦上了年紀,贅肉掛在骨架上,顯現出臃腫的體態,很多的事情就只剩下人情世故,同質化的文化掛帥,組織活力死氣沉沉,阻擋著年輕人的出路,企業如何有競爭力?這樣的公司當然需要再造,就如國民黨一樣,但主事者的魄力與決心,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卻是成敗的關鍵。個人建議馬先生或是有心想要再造企業的領導,不彷看看大秦帝國電視劇,看衛鞅如何測試秦王的決心,與如何的執行變革的魄力。

        至於美國牛肉進口事件,本來是一件很普通的國際貿易事件,卻演變成為政治風暴,原因何在?昨天看過電視的人看到蘇起先生的說辭,不知有幾個人會同意。以個人的看法,就是一個詞可以送給蘇先生:"可憐"。學者治國似乎是很多人的期待,有別於以往的政治世家的生態,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氣氛。

        學者在一個染缸中,應該說這些人都患了一個總經理症候群的毛病,一踏入這個環境後,珍惜職位比使命還明確,聽好話與說好話比做對的事更有意義,因為那位讓職位更形鞏固。當然台灣人的信心崩潰也是原因之一,任何事情就是無哩頭的擔心與害怕,理性與科學在台灣根本是一文不值。沒有理性的討論,一點芝麻蒜皮的小事,都會捅成天要塌下來的大亂(有厲害的反對黨,希望製造矛盾,再從矛盾中求最大化),這只能怪主事者無能、老百姓無知與政治人物的黑心。

        如果台灣老百姓還有能力吃牛肉,理論上經濟也還算不錯吧!進口牛肉的問題,凸顯執政者的談判的策略與能力的歸零,與對問題判斷能力的欠缺,加上對職位的戀眷,揣摩上意的結果,就是這樣的局面。其次台灣人的草莽,不以理性來監督,只想以拳頭來論是非,是非難以抬頭,官員只想息事寧人,結果只是養了一堆依法行事,表面說好話的公務人員,非吾人之福也。

        這件事與企業經營一樣,在一個錯誤的策略下,或是不透明的管理機制下經營企業,很可能就因此事而結束營業。去年大陸毒奶事件不就是一個樣板嗎?只是政府不會倒,起碼還有任期制。所以說這三件事可以給企業經營作為一個借鏡。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