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Apr. 9, 2018

少了總持有成本觀念的代價

最近大陸掀起一股環保風,雷厲風行的整頓工廠排汙、一時間風聲鶴唳的,好的,就是花錢整頓工廠排汙的問題,卻也脫了一層皮;嚴重的,甚至弄到經營者的牢獄之災上身,逼使著好多企業逃之夭夭。

以前台灣人在大陸經商,一句經典的口頭禪:"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現在這句話已不再適用了。廈門的一家公司,老闆還是台商協會的會長,結果還是被勒令改善,給了最後通牒,不改善就關門.....

有個朋友的公司,在大陸也經營了二、三十年了,最近第二代接班。年前突然地方官員來稽查,指出一些地方不符合法律規定,勒令立即改善。廠長怪稽查人員太不近人情了,好歹已都經營那麼久了,總是要給個寬限時間吧!

結果如何?這位廠長被抓去關了幾天才放出來。少東嚇壞了,趕緊請老臣出面收拾殘局,最後家族決議,關掉工廠轉移陣地到印尼。問題解決了嗎?沒有,一點都沒有改變,如何說解決了!

這就是很多台商的經營思維,"環保法令太嚴苛了!以前都沒有這樣的要求。"正確的說法是,以前經濟發展剛起步,很多的嚴重性不清楚。現在全世界都被PM2.5困擾著,水汙染、空氣汙染等等,就是經濟發展過程的代價。

大陸後發先至,想要大刀闊斧地整頓汙染,首當其衝的,就是以前忽略環保成本的台灣企業。其實要說不知道,倒不如說不在乎,反正世界各地,經濟發展途中,哪個地方沒有被汙染過,汙染影響的是未來,競爭是立即要面對的,該做到的,就矇著眼睛當不知,過一天算一天。

台灣最近也是面臨空汙的困擾,PM2.5爆紫的機率,已不再是難得的日子,幾乎成了常態,特別是中南部,一片灰暗。在輿論壓力下,政府也不得不展開汙染稽查,相信很多工廠已感受到這股改善的壓力。這些改善,不出手便罷,一出手,往往都不是一筆小錢,讓企業很困擾,這樣的投資,成本的競爭優勢立即消失,還有經營的利基嗎?相信這是很多企業經營者的經營苦水。

滿足法律需求,是企業經營的基本要求,如果只是做好防汙措施,就會影響到企業生存,這樣的企業基本上是不該存在的。這些企業以前賺到的不是真正的經營效益,而是社會財與法規財。遊走在法律邊緣,看似具成本優勢,其實把該有的成本給隱藏了,無法反應實質的成本,最後由社會來承擔這些本來就是企業的成本,合理嗎?

這也是總持有成本的意義,台灣企業總認為很有競爭力,實質上卻看不出企業有調薪與改善經營環境的能力,主要就是毛利太低的因素。把該承擔的成本隱藏,呈現出來的競爭力是失真的成本。積非成是的結果,產業的競爭被誤解,消費觀念也被扭曲了,這個世界瀰漫在一個沒有生活品質的低價格環境。

總持有成本的觀念,知易行難,卻很重要。上從政治、經濟、下至生活品質、普羅大眾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受其牽引,重要度自不在話下,重點是少了有企業社會責任的經營理念,這個議題只是被動的拿出來呈現表面的政績?還是真心的為地球做該做的事?也是個大哉問吧!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