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May. 8, 2018

情報收集

價值工程系列-5(實務-情報蒐集) 2010/07/14

價值工程做好專案計劃後,接下去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機能定義。這是個與習知的管理不太一樣的領域,管理上,我們對於有型、硬體面的東西很熟悉,對於這些硬體之所以存在價值的機能表現,卻很陌生,是右腦與左腦的差別。

甚麼叫做機能定義?為何要如此勞師動眾的進行機能定義,不是直接提出改善案就得了嗎?人們的消費行為都是以性價比為選擇重點。既然如此,機能呈現出來的是消費者願意掏錢的對價關係,如果無法定義清楚,就無法評估價值,做好機能定義是價值工程關鍵的第一步。

這有甚麼機能?為何需要這個機能?這就是機能定義的重點。把每個元素的機能定義清楚,有助於系統價值的共識提升。

那,機能定義的目標為何?明確機能的重要度,適切的分配成本,就是俗話說的錢花在刀口上。機能定義有三大要務,一為情報蒐集、二為機能定義及三之機能展開。首先來談談情報收集。

21世紀是個情報化時代,情報創造很多的機會、情報也成了一種主流文化(Contents Industry)。如果說沒有情報就無法運作價值工程,一點也不為過,應該說沒有情報就談不上成本管理。要判斷成本的合適性,要了解機能與成本的關係,要確認價值等等.....,都需要有足夠的情報來佐證,才可能有科學的管理。

何謂情報?情報是一種協助達成任務的知識。一般而言,『情報』存在有數據(Data)、資訊(Information)與知識(Knowledge)三種面相。數據是一些原始資料,本身沒有生命,只是事實的呈現。數據經過處理,會以一種經過解讀後的面貌呈現,本身具備某種程度的意義,可以作為決策或是判斷的參考依據。而知識則是整個活動過程,經過深入的解析與整理後,掌握到的訣竅(Know How)的體現,本身帶著某種程度的智慧的表現。價值工程的情報整理,是以收集到的數據經過整理後的情報為需求,切記,必須是整理過的資訊。

報的三個層次簡要說明如下:

數據:解析一件事情或是查驗一件事物,取得的原始的資料,如營業額、名片、0.5mm、等等。數據本身無法表現生命力,只是將事實忠實的呈現出來,難以直接應用於決策或是判斷;

情報:數據經過加工、解析、處理後,將事物的價值與好壞,以更結構、邏輯的方式呈現出來的信息。如:營收成長率、單位加工成本、產能稼動率、單位材料成本等等。經過整理後,這些的資訊已能清楚的作為判斷或是決策素材。譬如:營業額(數據)三億,無法判斷好與壞,只是一個經營實績的呈現;但整理後,得到的結果是三億營收,營業成長20%(情報),可以判斷這樣的數字,是一種好的現象。營收成長20%,是經營績效卓越的表現,這樣的處理過程,20%的成長比起三億營收的意義大多了;

知識:在景氣混沌未明的時代,一般企業都只是低空掠過,該企業卻有能力成長20%,意味著其中的成功關鍵之道。這些成功關鍵因素是經營智慧的表現,可以作為標竿學習的對象,這種智慧就是知識的概念。

價值工程情報收集也有幾個原則,是專案進行的效率化原則,其分別為:

1.         明確情報收集的目的 ......................  決定調查的對象

2.         決定情報的質與量 . ......................  須要多少的情報量

3.         情報來源  ..............................  從何處取得

4.         取得時機  ...............................  何時得以收集到

5.         收集方法  ...............................  如何收集

價值工程需要的情報的多寡,取決於專案的對象。如果是產品的價值工程,技術情報、材料行情、製造情報,採購情報與市場情報是必要的。至於其他類型的價值工程,可以以此類推,找到合適於專案運作的情報。產品需求情報清單簡要整理如下:

1.         產品通盤情報:

2.         對象品名稱:

3.         改善重點方針與目標:

4.         完成期限:

5.         生產、銷售預測、期間:

6.         產品壽命:

7.         生產工程、設備

8.         使用者的要求事項

9.         系統的任務說明:

10.     機能、性能:

11.     操作性:

12.     安全性:

13.     維護性:

14.     使用環境:

15.     銷售關連情報:

16.     競爭商品情報

17.     產品賣點

18.     造型設計

19.     流通條件

20.     市場售價

21.     價格下降趨勢

22.     製造關連情報:

23.     製造工程

24.     生產設備與生產能力

25.     供應商設備與產能

26.     供應商名錄

27.     成本情報:

28.     製造成本

29.     流通成本

30.     類似產品成本

31.     主要原材料成本

32.     工程別費率

33.     品質情報:

34.     品質管理重點項目

35.     過去重大訴願履歷

36.     場內不良率狀況

37.     限制條件:

38.     法律限制:

39.     環境、公害規定

40.     安全、消防法規

41.     運輸、流通制約條件

42.     其他

43.     企業方針:

44.     設備投資方針

45.     人力投資方針

46.     銷售戰略方針

47.     集團企業方針

其他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