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Jul. 7, 2020

從人力資源發展改變基因

2020-7-7

盧溝橋事變的故事,已不會有人關心了!甚至中國大陸,畢竟疫情期間,自顧不暇的狀態下,生命還是最重要的。

永續的議題,大部份企業從ECO切入,算是最符合時代議題,也比較有話題性。但效果可能不如預期,主要是這個議題的面相太廣,而且有太多橫在眼前的非經濟因素,往往不是個別企業所能撼動的。只是從點的出發(所有ECO都是由NGO提議出來的,經濟實體不會主動談這個議題),加上環境的惡化加劇,氣候變遷帶來的問題已兵臨城下,是促使這些議題最後被關注的主因,NGO組織的力量,也不容小覷。

只是單純從這個議題出發,矛盾性會讓很多的理念難以施展,到底經濟重要?還是環保重要?硬要討論,三天三夜都不見得有答案。何況傳統的思維,總覺得環保就是要砸錢,要犧牲經濟發展...。觀察這些日子(最近兩週),日本九州的大雨,中國各地的豪雨成災,世界最冷的小村鎮今年夏天都已到了38℃的氣溫,冰山融化,後疫情時代...難道氣候變遷的問題不嚴重嗎?

反觀經濟問題,COVID-19讓世界經濟幾乎窒息(每家企業發表的經濟產值,都是幾十個%的減少),但全世界股票依舊紅咚咚的,似乎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這又透露出什麼訊息?反正有了前幾次(SARS、金融危機、雷曼兄弟等等)的經驗,最後還不是由世界各國的央行買單,苦的還是下流社會,何必強作愁。

用這樣的邏輯來談ECO的議題,無解,要不也會流於形式,必須以人類的覺醒來看這個議題,才可能有進展,否則選個總統就一切重來,再多的努力都白搭。讓環保議題水到渠成,而不是霸王硬上弓的強壓企業訂出KPI,可能是比較有效的手段。

看到這些國際大廠的策略,也有一些想法,永續這麼大的議題,單純地從技術面切入,成功機率不可能太明顯。從教育著手,改變基因,可能機率要高出很多。結論就是從人力資源著手,讓永續的議題在每個組織文化中發酵,自然而然的,永續的問題解決過程,帶動創新的引子,衍生出新的機會。新機會讓經濟不只不受影響,反而出現更多的發展空間。再由機會促使著更多技術的創新,形成良性循環,永續的議題的成功機率才會高。

從HRD出發談永續,看似無關連,卻很有深度。人力資源的提升,起碼SDGs-17的勞動人權議題立即可以對應。人力資源的改善,有助於生產力的提升,只要生產力提升,經營績效的改善是最直接連結貢獻度的一個指標,牽動其他的議題。

先賦能再賦責(要求KPI),是績效呈現的重點。無能力解決問題貿然賦責(要求KPI)的結果是都是成本,往往用錢買解決方案;有能力解決問題的KPI,是組織的生產力與績效,歸根究底,能力庫存的建立,是關鍵!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