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Mar. 6, 2020

專案規劃-網路規劃

        完成WBS的展開,做好工時評估後,緊接著就是進行時程規畫的部分了。WBS讓我們把該做的事情細部的展開,藉此知道有多少的事情要做。針對WBS展出來最底層的作業項目,進行工時評估,再加總計算出整個專案必須投入的資源量。再將這些工作細項依業務關係進行連結,完成整個資源運作的網路關係,這就是時程規畫。

        不管專案規模多大,或只是一個小小的業務改善,都必須從日常管理一點一滴做起,所以讓專案的業務聯結到日程安排,是一個專案要成功的不二法門。問題是當在進行網路規劃時,馬上會面臨一些問題,首先,規劃的時程是否有將例假日排除?理論上合理的做法是不應該在例假日安排業務的(世界各國都一樣有類似勞基法保護勞工的措施),如果真的有必要的話,那就要算加班,投入的總資源時間一樣,但成本是有差異。站在專案績效的角度來說,內涵不一樣。

        另外時程的安排,原則上也不應該把加班的工時算進去,才是正確的做法。換句話說,工時的評估都是以正常工時為基礎,加班屬於額外的工時,不能視之為常態。還有,如果公司採取的是多專案管理的話,那不只要評估當專案所需要的工時外,還需要評估成員的資源殘餘量(因為已大部分被其他的專案所佔據了),可以投入的時間,才不致於發生實際運作上資源衝突的現象發生。

        問題是國內的專案,幾乎都有意無意的忽略這些客觀因素,總是不去考慮這些問題,應了一句台灣俗諺所說的:『橫柴塞入灶』,結果如何,自不在話下。依據美國PMI針對常見專案管理失敗的原因統計,不理會客觀因素的失敗率是首位,道理很簡單,人力不等於能力。

        那如何把WBS、工時與PERT連結起來呢?接下來就來談談網路規畫的技巧與重點。

        網路規劃的做法就是把作業的最基本要素(WBS展開的最底層的業務項目),先判斷每兩個業務間的關係。整理出有那些業務有上下游關係,哪些沒有關係,再依據關係連結成一個網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接龍式的安排,一個業務接一個業務,一條龍似的連結。此種作法最單純,但專案的時間等於所有工時的加總,也就是最長的專案。這種做法不可能被接受的,一來時間太不經濟了,失去了運用專案的意義;二來也不是每個工作都有關係的,全部以銜接式的連結,也會出現一些斷層。再說有很多的項目是可以並行作業的,反之,如果把所有的業務都並行處理,那是不是專案的時間最短,這就是同步工程的基本概念。

        當然不見得每個業務都能並行處理,但如果並行的業務越多,是否意味著時間上越有效率,但相對的也會出現一些風險。那要如何判斷,與如何安排?首先還是回到WBS展開的步驟,把WBS展開弄清楚,安排上自然會比較容易。WBS展開可以用兩種思考模式來處理,一為依據作業流程展開工作;另一種方法是依據參與的功能來展開,基本上最後都殊途同歸,因為就是那些必要的業務。(下一篇文章將放入兩個個人所整理的WBS範例,供各位參考)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