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Mar. 14, 2020

產品試作與可靠性驗證

        樣機組裝:樣機組裝的程序,主要有幾個目的,分別為:組裝性試驗(DFA:Design For Assembly)、組裝工時評估與驗證、組裝方法檢討…等。透過樣件組裝,工程師與製造技術人員共同討論組裝性的問題,透過此一步驟,進行組裝工時評估(以Stop watch或是MTM法、Video以及成熟曲線評估),以確定未來製造條件與做為生產性改善的材料,某種程度有內部技術移轉的意義(研發工程師將設計概念移轉給生產線,這個步驟沒做好的話,一旦到了量產階段,任何時候只要出問題,工程師就疲於奔命地當個應召工,隨時要到生產線報到,解決問題)。

一般作法,都會由工程師先組裝一台,接下來由製造技術人員來組裝,如此比較能夠發掘組裝性的問題。(應避免完全由工程師組裝,那將失去技術移轉最好的時機,不利工程師的工作品質)

        設備準備與人員教育訓練:設備準備包含驗證用的儀器、設備、耗材與環境實驗室(高溫高濕、低溫低濕、常溫常濕等三種環境條件,模擬自然的四季變化)的設定等。人員部分,對操作人員的操作訓練、驗證過程的問題處理程序、問題的判斷基準、問題處理的表格填寫與數據收集的技巧等,都應該有個明確的流程運作。還有大部分的系統都會要求環境實驗與壽命實驗,所以在人員的安排上也該充分考慮。很多的企業本身並沒有完整的實驗室設備,很多的試驗必須借重外部的資源,舉凡:安全規格測試、EME/EMI試驗、噪音、震動或是比較特殊的一些實驗等,都必須向外租用場地,對於服務品質與專業性的考量、時間的安排,都該有完善的規劃,這是專案採購的一環。

        國內很多企業,驗證過程幾乎都是由工程師單獨操作,其實這並非正確方法,無法達到品質保證的目的。各位應該常常看到,工程師自行測試沒有問題,但交到別人手上問題一堆的怪現象,就是問題的所在。要避免這類的問題發生,讓越是不懂產品的人來操作,越能得到好的測試結果。外行人操作,不只可以測試出操作性設計的好壞;(User friendly design)二來也可以讓工程師有更多的時間客觀的從旁觀察,從容的進行Trouble shooting。

        新產品開發專案的驗證程序,最主要的目的在於驗證設計的品質,因此必須依賴大量的數據來分析與判斷(試作受到時間與預算的限制,無法大量投入。要以幾個樣品,評估產品的可靠度與量產性,不得不借重統計手法來推估。以使用者風險與供應者風險的分配,依循企業的品質保證政策,設定評估模式,是高度品質保證的能力表現。如何採取數據、採取何種統計模式、及如何分析、判定…等作業,將左右驗證品質的結果。試驗用採取數據的表格準備、過程的問題解析表格與驗證日誌等文件的管理,也是不可疏忽的一環。

        測試驗證:一般的產品測試大致會有幾個領域,分別是機能規格測試、可靠度測試、可維護度測試、安全規格測試、環境測試以及操作性與安全性測試…等。此部分的隱性Know How很高,台灣企業了解的並不夠(這是每家企業的獨門配方,客戶不會隨意教給代工廠的,只能自己慢慢累積)。要確認新產品的可靠度,首先要確定品質保證計畫書上對產品的期待壽命,因為要在很短的時間內,確認產品的壽命,所以必須借重一些統計手法來推斷。由製造者責任與消費者責任分擔的目標,決定要測試多少時間、多少樣品數(因為一個耐用年限為五年的產品,不可能用五年的時間來測試,要濃縮在十天或是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就必須用統計推定的手法來處理)。

        機能規格測試:基本上是以品質保證計畫書上的要求機能規格為基準,確認新產品設計的機能達成度。如果此依部分無法通過試驗,可靠度試驗根本不需要做,因為意義都消失了。

        可靠度試驗:一般又稱為壽命試驗,主要是測試在產品保證使用期限內,是否都能依目標達成該有的機能或性能。國內企業總把出廠時的品質與產品的品質劃上等號,其實是對品質認知差異所致。對使用者而言,真正的品質是可靠度,也就是在保證期間內,都能夠正常的運作的品質,才可能讓客戶感到可靠、信賴,所以稱之為可靠度。

        在可靠性驗證程序上,最基本的工作是要決定樣機的數量與測試的時間,亦即決定測試的規模。例如傳真機的可靠度驗證,基本上對五年的保證使用期間,要把五年的壽命濃縮在十天的時間內測試出來,必須採取加速試驗(或是老化試驗)才可能做到。因為只是一種模擬使用條件的加速試驗,加上統計手法的推定,也是必要的手段。從使用者風險與製造者風險的雙重角度來評估,運用推定手法,來設計推定的模型。

        對沒有品牌的台灣企業而言,這一塊毋寧說是創造品牌最弱的一環。為何B牌的購買者都不再購買B牌的產品,就是此一問題的所在。下期將以傳真機的可靠性試驗為例,談談如何做好可靠性試驗,以邁入先進國家之林。(沒有可靠度的產品,永遠只有微利與代工的空間,創造不出品牌價值。)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