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Mar. 29, 2020

價格與價值的差異

再談TTQS--內涵與表象-VII

台灣的職業教育環節中,有一個根本、存在已久的錯誤觀念,把職業教育這個小孩養得不成樣了,那就是殺價成風。整個社會職業教育先天不良,後天失調,帶給台灣企業的認知就是甚麼東西都要殺價。貨比三家不吃虧的傳統採購觀念根深蒂固,卻把台灣的生活品質與價值給殺掉了。國際上很多地方已都實施不二價的買賣了,但這些國際人士只要進入中國人社會,也不免隨俗的殺起價來了。這些人都以為與中國人做生意,不殺價會吃虧,沒想到殺了價後才發覺到吃的虧更大。議價技巧應該是採購人員設計出來逃避沒績效的最高明手段,因為有議價,代表有專業,結果呢?處處陷阱,就看公共工程或是台北市最近的雙子星案。如果議價那麼有效,那為何企業不重視採購,只重視專業?

知識無價,教育訓練如果以比價方式來採購知識,得到的常常就是菜市場剩下的,或是不起眼的剩菜。劣幣驅逐良幣,是不變的法則,最後形成濫竽充數的現象,更是產業的無奈。

那天,一位深圳的企管公司老總來台,旅遊兼找講師。以前有合作過經驗,來台前要求幫忙找講師,條件是便宜的,就是不需要有太多經驗.....。

當時聽了很難過,告訴她自己來台灣慢慢找吧!要多少有多少,只是心裡一直難以平復,為何會造成如此的現象,就是台灣企管公司殺價成風的做法,讓大陸效仿。這一二十年來,大陸處處學台灣,製造、管理、連服務也都是以台灣人的手法為樣本,台灣企管界最大的貢獻,就是毒害了大陸企管界的價值觀。

不是價位高就是代表好,重點是找個有能力也有條件執行課程的講師,讓課程效益呈現,才是辦訓人員的價值,而不是以價格因素來決定講師。如果辦教育訓練還是以省錢為原則,那不如不辦訓最省。辦訓重在有效,這也是TTQS最高指導原則,而不是PDDRO幾個字。如果連這樣的道理都不懂,那只能怪辦訓人員不懂教育訓練的真諦。TTQS讓台灣的職場教育又往下摔得更重,只因為主計單位對於講師的價值無用論,連基本的鐘點費都砍到見血,類似的情況,似乎已見怪不怪的充斥於產業界,這就是理念與承諾的概念。

國科會「創新到創業激勵計畫」昨日舉行開業式,邀請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和漢鼎亞太集團董事長徐大麟,就創新與創業發表專題演講。兩人在演講過程都感慨地說,台灣現在因生活較富裕(台灣生活富裕這種說法是指台上的人?還是整體?),讓年輕人缺乏冒險犯難精神。看了這段報導,心裡有說不出的感慨,這不就是應了那句話:『得了便宜還賣乖!』是誰得到國家資源支持最大?是誰得到最多的關注?還不是宏碁施老闆一人。宏碁接受整個台灣的資源支持,又貢獻了甚麼?又回饋了甚麼。

年輕人缺乏冒險,不敢冒險是誰造成的事實?還不是IT電子產業。請國科會看清楚,這個計畫是徹底失敗的計畫,因為只會帶給更多資源扭曲的現象(商周報導的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力排行,政府與國科會重點扶持的產業,幾乎都敬陪末座,後段班,為何?資源扭曲)。這個活動是誰在當評審?當評審的好處又是甚麼?看到好點子,撒錢投資賺點創業財;不好,簡單幾句話,怪年輕人不夠成熟,這是一個資源分配不均的必然結果。

江院長也在開幕式提出『悶』經濟一句話,引起一片討論,大概是江院長始料未及的。當然,這句話如果以教授的立場來說,是很有啟示效果。但以全國最高行政主管行政院長的立場,講出這種話只能說他根本就是卸責。掌握全國資源的行政首長,沒有任何資格講『悶』這個字,不讓老百姓生活在『悶』經濟中,不讓社會氛圍『悶』,是行政團隊當仁不讓的使命,遺憾!一堆只會依法行事的行政團隊,台灣人不『悶』也難喔!

看到問題卻無能力解決是無能,不知道問題所在是無知,無能與無知卻只能感慨的說,台灣人才真的『悶』。施振榮先生口號一堆,其實台灣不只有三害(價值半盲文化、資源齊頭文化、行政皇帝化,是台灣社會三害。他直指,民主政治對資源重置,都是既得利益者絕對咬死不放,資源錯置的結果,造成台灣產業發展不是餓死就漲死。),說這話只能佩服施先生,敢說出自己的受益之處。施先生忽略了,台灣不只要破三害,應該像周處除四害,第四害就是這些IT電子產業的大老闆,包括他自己,先放棄所有來自於政府的好處。殺價破壞行情、只會抄襲、經營不善還貪婪的要政府買單,犧牲勞動力的元兇,就只是為了個人口袋裡的股票。沒有社會責任,少了商業道德,歸根究柢,還是是『悶』字把這些人捧出來的。國家用了多少資源在這些企業上,這些企業又回饋了多少?江院長不用再『悶』了,如何讓『悶』子不見了,才是行政院長的使命。

『悶』字如果無法消除的話,最『悶』的人將會是馬總統一個人,因為他的歷史定位將會出現施政滿意度1X%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困境。至於行政團隊,那只是過客,又有多少人會記得行政院長的名字,很快就忘記了,這就是台灣人。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