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May. 13, 2020

體系課程的Outcome要夠宏觀

細談企業教育訓練(outcome評估-III)

上面幾篇文章,無非都在強調一點,如果課程規劃做得好,需求明確,目標清楚,Outcome應該是呼之欲出。就以停機率的案例來說,停機率的損失金額、或是機會成本有多高,如果需求是希望透過課程安排來降低停機率,那課程產生的效益的評估就可以客觀的量化。如:一個工廠的產值如果是年產值五千萬元,那停機率1%的機會成本就是五十萬,降低3%的效益就一百五十萬元。如果課程的費用是十五萬元,那投資報酬率就是10倍。

當然要評估這部份,必須要有一套目標管理的機制來處理,此部份就是TTQS 13項「學習移轉環境」所談的領域。並不是所有的課程的屬性都一樣的。這種因為績效不佳,或是管理上有問題、或是必須補足職能缺口衍生的課程(個人稱之為問題解決型的培訓),相對的課程目標應該很明確,要進行課程效益評估並不太難。但如果是體系上,職能別或是階層別的標準課程,要評估課程效益,該會有一些不一樣的做法,培訓負責人員的工夫就要更深一點了。

體系上的標準課程,行之有年,要談課程目標,大多很攏統,不易定義清楚,可是不能免,否則辦訓的方向很容易偏離(最不好的現象就是受到預算的影響,找了不合適的講師,交差了事)。首先培訓人員必須明確定義職能別或是階層別培訓要解決的問題(這部分必須要連結到績效管理制度,才可能看到完整的教育訓練價值),以前在課程設計上提到過,職能別或是階層別的課程,應該要有一套標準化、完整的教材,內容包含:課程目的、目標、講義、教材與講師指引(Teaching Note)、試驗題庫等等。以一本多綱的方式來辦體系課程,比較能夠維持訓練品質的一致性。(雖然國內的企業離此一境界還有好大段的距離,但應該以此為目標,訂定培訓中長期計畫,分段完善之,成為一套學習知識庫)

這種體系規定的必修課程,是採取Pre training的做法,重點在於建立業務執行上必要的能力,如果這些課程不辦的話,會有業務學習曲線上的機會成本,重點在於「學後做」,而非「做中學」,因此課程的效益評估,要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培訓的宗旨與人資戰略是體系存在的基礎,人資要能充分掌握課程的規劃重點,整體的規劃戰略明確的話,應該會反應到人資培訓工作的KPI上面。有這些KPI,課程的效益評估就不再是那麼的遙不可及了。

可惜很多公司的人資,在設定培訓工作的KPI的時候,往往就只看到每人平均培訓時間、培訓預算、節省費用多少等等。這種KPI充其量只是一些人資的手段指標(量指標),並非目的指標(質指標),無法表現培訓的價值。設定更高層次的KPI,是負責培訓人員必須動腦筋的部份。

譬如說新人的職前訓練,是一個讓新人快速融入公司文化體系的必要手段,這樣的課程要解決的問題是文化融合上與系統操作上的機會成本。如果沒有這些活動,或是辦訓效果不佳,那可能會有怎麼樣的結果發生,從這樣的角度來思考,是不是KPI的方向也慢慢浮現出來了。

另外職能訓練的重點是讓同仁在工作上能充分發揮其專業職能,如果這樣的課程缺席的話,(或是不辦訓的話)可能會有甚麼問題出現。這些問題就是課程的需求來源,只要把量化指標連結起來,應該就可以看出培訓的KPI,那課程也就可以以這些指標做為效益評估的標的。

每一個活動都應該有其必要的目的,才可能呈現其應有的價值,不要為了辦訓而辦訓,更不該為了預算而辦訓,否則辦訓不只得不到使用單位的認同,還會成為同仁的抱怨對象,那就成了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老闆也難怪會出現辦訓無用論的論調。

由此種種,個別課程的效益評估,可以分門別類來處理。職能別與階層別的課程,只要在定期報告上進行效益評估(或許該說是績效評估)即可。而核心職能或是績效不彰等問題衍生的需求課程(應該說是個別需求的課程必較恰當),就該在結案報告上,充分的把效益評估點出來,這樣子就可以更完整的看到整體的培訓成果。

不管怎麼說,個別課程或是系列課程的結案報告上,看到的是培訓的預期效益;而定期報告上面顯示的,應該是經過追蹤後的實際效益,所以培訓負責人員要有課後跟催的任務,才可能得到這些改善的數據,兩相對照之下,學習移轉也才能落實。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