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Mar. 31, 2020

商品化管理規程

何謂商品化管理規程?

企業為了充份發揮資源效能,創造經營競爭力,以提高經營績效,將商品開發的過程加以系統化規定,以期確實回應市場需求。此系統化管理規程即所謂之『商品化管理規程』。

商品化管理如圖商品開發流程管理所示,其內容涵概商品、開發、流程及管理等四個構面的問題,簡述如下:

商品:首先要定義的是企業競爭上,要提供甚麼商品。透過市場需求分析,技術趨勢分析與競爭分析,結合企業的中長期發展策略,疏理出的商品戰略,是商品開發的源流。特別是要開發出一個能夠回應市場需求的商品,對於市場聲音(VOC:Voice Of Customer)的探索,與商品戰略的整合,為商品化的重點。在策略規劃上常用到的BCG模型、麥肯錫的九宮圖、商品組合(Product Mix or Road Map)、商品戰略Portfolio等,都是有效商品戰略規劃的工具。

開發:商品戰略決定市場的目標與戰略,畢竟只是一個作戰藍圖,必須有足夠的技術能力來支撐,商品化才可能成形。需要甚麼技術?以Push or Pull的戰略觀點來說,技術領先與跟隨策略,都是技術部門在企業經營上的必要投資觀點。特別在商品競爭白熱化的時代,沒有先進的技術或是創意,最後難逃微利的宿命,由此觀點,研發策略也是商品化管理的一個重要成功關鍵因素。

流程:商品開發活動是企業品質保證活動的一環。企業對目標市場、目標客戶的承諾,在於源源不絕的提供市場需要的商品,解決市場客戶的需求。商品開發牽涉到各個機能部門的協作,如果沒有一套合理、有效的流程來規範,商品開發成了研發部門的任務,結果就是獨腳戲演得辛苦又無效。商品開發流程的重點不在有沒有,有效與否與是否充分的作到品質保證才是關鍵。

管理:資源的投入是企業商品化的基盤,讓資源效率極大化,有效的管理運作是支撐商品化成功的另一種技能。       

商品化管理,主要在探討企業永續經營中需要什麼商品?用什麼技術將商品開發出來?採取何種流程最能達到目的?及如何管理以達最佳效率與效能?等等的問題。以投入(Input)→處理(Process)→產出(Output)的流程(簡稱IPO)觀念來說明,企業經由行銷管道探索顧客的需求(Voice Of Customer簡稱VOC),為整體流程的源流(Input);再透過新產品開發流程管理的程序(Process);最後產出滿足需求的商品(Quality、Cost、Delivery),為流程的(Output),如此循環運作,構成一個完整的商品化系統,即所謂之商品化管理體系。

商品化管理規程主要本著顧客滿意、品質保證、風險管理、技術創新、源流管理及過程管理的精神來設計。略述如下:

一、   顧客滿意

商品之不同於產品,在於顧客願意付錢購買其認為有價值的產品方構成商品的要件;而產品只是企業價值鏈上的一種中間產物,如果無法取得顧客的認同,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堆庫存罷了。因此以商品的角度來開發產品,才能確保有利競爭要件。換句話說,商品開發源自於滿足顧客的需求。

二、   品質保證

企業的永續經營,依靠的就是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完善的品質保證體系是建立顧客的忠誠度的最重要工作。特別在法律發展趨勢越來越著重於消費者保護與製品責任觀點上,企業的經營必須從經營策略展開、商品開發開始就確實做好品質保證。

三、   風險管理

研究開發的投資,是一種帶風險的投資,因此必須有系統的加以管理,方能有效控制風險。商品開發流程管理就是本著風險管理的精神,於商品化過程中,設定中間查檢點,以達到事前管理的原則。

四、   技術創新

商品化的過程中,最有價值的莫過於技術創新所帶來的社會貢獻。但也由於創新本身的不可捉摸特質,常常讓人誤解是一種天馬行空,可遇不可求的活動。事實上研究証明,創新可以加以管理,得到最佳成果。

五、   源流管理

傳統的產業競爭,由於產品生命週期長(PLC:Product Life Cycle),市場競爭並不激烈,而且需求殷切的時代裡,生產導向式的商品開發模式並無不當。然21世紀的產業競賽,所有條件均大不相同:產業競爭白熱化、產品生命週期大幅縮短、需求趨緩等現象已成為產業競爭的本質。往後的產業競賽,如仍舊一味的以生產導向的方式來開發商品,恐難以立足,必須改變以顧客導向的方式來開發商品,因此源流管理的重要性也相對提昇。

六、   過程管理

品質管理的重點之一就是過程管理。過程控制得當,結果自然完滿;相對的,過程未能有效控制,則結果只有一翻兩瞪眼。「品質管理是花錢的活動,品質要好,成本一定高」的錯誤論調常充斥於國內企業界。其實有此論調的企業,明顯的是不瞭解品質管理的本質。有此錯誤觀念的企業大多將「品質管理」與「檢查」畫上等號,因此檢查成本及檢查出的不良品的成本及因品質不良造成重工的時間機會成本,皆成為其該控制而未管理的成本,成本自然無法有效控制。品質管理強調的過程管理,就是從每個過程中,加以必要的品質管理,以防範後續的故障失效成本。商品化的管理也同樣本著此一精神,在商品開發的過程中,落實品質管理,以確保一次就做好的原則,則風險自然消失,成本得以控制至最低化。筆者常見國內知名企業,於商品開發過程,未能做好過程管理,往往等到最後才發覺品質問題一堆,而導致必須從頭來的窘態,時程也自然無法確保,此現象均源於未能做好過程管理所致。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