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Apr. 2, 2020

應用於醫療的生產力提升

商品企劃--漫談電子書-電子書的應用-醫療2010/03/13 12:40        

那電子書可以做哪些事?又與NB有何不同?今天不彷來談談此一部分,電子書的應用發展。

具體而言,如果把電子書定義為一個載體,那就沒有限制只能做甚麼。相對的NB與PC的主要功能是在做資料處理,所以硬體的處理速度與儲存能力是重點。電子書既是載體,是閱讀器,處理的速度與功能並不是主要考量,反而在於與內容的銜接與表現,更重要的是要貼近生活而非工作。

電子書的應用,個人將之規劃為兩大塊,分別為閱讀(Reader)與專業(Specialist)應用。閱讀部分又可以劃分為一般閱讀與學生族群學習(Learning)的閱讀。至於專業應用的部分,範圍就很廣了,幾乎無所不至,在簡報檔中,個人針對醫師的應用與律師的領域,有前瞻的數位概念在裡頭。除了這部分外,整個內容產業的4A概念,個人有一個專利,也順道提出來與諸位分享。先從專業(Specialist)應用的部分談起,首先先來談談電子書在醫療體系的應用上,電子書可以做哪些事?有何價值?

一般人去醫院看病,程序上大概就是先掛號、繳費、調病歷、等叫號、看診、病歷更新、繳費與等拿藥。如果住院的話,醫生與護士會定期巡視病房,要看病人的病歷與病情資料,做一些看診,必要時再調病歷,做病歷的更新.....等步驟。這些步驟看起來都已上軌道,其實有很不科學與沒效率的情形。如何讓醫療自動化能夠導入到醫療體系,有很多的ERP系統廠商蓄勢待發,都不得其法。個人也看過慈濟與IBM合作過的做法,這中間最重要的就是一個解決方案(Solution)。為此,個人在PIA的概念上,發展出一套結合電子書與醫療內容的系統。經過這十年來RFID的技術與無線網路通信技術更加成熟,這套系統可以大大解決醫療體系的很多問題,包括遠距即時醫療。

整個解決方案以PIA為主軸,把醫療體系的作業程序串起來。大致上的做法簡單敘述如下:

掛號:現在的掛號,多元化的改變算是一種進步,但卻停留在類比的數位中。與台灣大部份的企業一樣,雖然每家公司都強調電腦化,其實都只停留在業務的自動化層次,根本都沒有做到ERP的系統整合。用人腦管電腦,制約理論成了難以突破的瓶頸。將此部分以系統整合的觀點來做到,可以透過流程再造,讓掛號更有效率與方便,讓病人不用再忍受看病前的另一種煎熬。做法上就是以健保卡加上RFID功能,結合金流,讓掛號與收費一氣呵成,不用再兩處奔波。掛完號後病人領到一個手環(RFID),套在手上,直接到門診病房等候看診。

等待叫號與看診:目前的做法是一堆人坐在門診病房前,眼睛盯著看診號碼,對病人而言,這又是另一種煎熬。一旦等到號碼,進入門診室,還要確認身分與病歷。當然此時的病歷是在掛號後,以電腦通知,由病歷室調出來,再由人送到門診病房。如果門診沒人的時候,甚至有可能會出現病歷還沒到,無法看診的困境。如果把PIA的概念連結起來時,在病人掛完號後,並不需要調病歷,一旦病人到了門診病房前,RFID感知到病人的號碼,可以依據當場的病人等候情形,做最佳的時間安排,而病歷也等到病人到了醫師面前時,醫師的PIA(每個人人手一台)就可以直接從系統調出病歷,進行看診。看診完後在PIA上填入當日的看診資訊,這些資訊即時的傳到藥局與病歷室,病人的病歷做到完全的即時化(有時一天看幾個診的情形下,就不會又病歷旅行的怪現象出現)。雖然現代的醫院都已有PC,但都只是做到閱讀及事後輸入開藥的功能,還沒有做到整合的層次。

領藥:病人看完病後,另一個煎熬就是要去領藥。領要的程序是在藥局看號碼,依號碼領藥。如果手環用RFID的話,當病人靠近藥局時,手一伸出,系統立即偵測出病人的各種資訊,並能夠從資訊中做雙重確認。領藥不需要再拿著一張紙到處跑。

以上是門診的程序,還看不到PIA的真正價值,只要在流程上多做考量,可以讓病人不用那麼的辛苦。生病本身就是辛苦的事,還要為了醫院的流程而奔波,是醫療體系不尊重顧客的最主要表現。也難怪,醫師是天不怕、地不怕,只怕稅務員的職業,總統都要看病的。PIA在住院管理與醫師巡視病房的應用上,更有其M化的方便性,可以大幅度的提升醫療品質與效率。

一般病人住院,護士與醫師會定期的巡房,做一些該有的檢查。病床前的病歷是重要文件,醫師會看看一些資料,再進行會診。如果醫師手頭上有一台PIA,只要醫師靠進病房,PIA感知到病人手環上的訊號,就會把病人資訊載入PIA上,醫師可以很完整、清楚的看到病人的資料。必要的時候,醫師可以從資料庫找到一切有用的資訊,幫助判斷病情與看病史。

看診的時候,如果PIA上有相機的話,也可以隨時記錄病人的狀況,讓整個病歷更加完整,特別是跨科別的病人,在需要會診的時候,PIA可以提供即時、完整的病歷資料,醫療小組可以透過PIA進行線上的診斷會議,做到即時化的遠距醫療。

有人或許會問,這些功能不是手機都可以做得到嗎?是的,問題是手機的螢幕太小,要看大量的資訊基本上無法滿足,這也是電子書在大量資訊的閱讀上,有著手機無法超越的方便性。至於NB更不可行,醫師不可能帶著NB巡病房,也不可能在病房前開機、關機,一個輕薄短小,功能齊備的PIA,是唯一的選項。(現在的iPad就是這種概念下的商品企劃)

在這個應用案例裡,流程的改造是關鍵,整個醫療體系是否要走入顧客導向的觀念,是促使系統整合的成敗所在,個人稱之為醫療系統整合。有三大改變,各為M化、e化及D化(醫療資源數位化),電子書扮演的是一個閱讀載體,必須具備的條件是隨時、隨地可用、省電、簡單、與高解析度(看X光片或是病歷的影片)及資料閱讀量。至於運算部分,載體不需要負擔多餘的功能,避免帶一些不必要的重量與能源,需要處理的工作,可以丟到系統上進行運算、處理,這就是現在熱門的雲端運算概念。以這樣的規格來看,手機與NB都無法充分滿足醫療體系ERP的需求,只有電子書可以做得到,這也是電子書的數位化概念。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