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Apr. 25, 2020

學習的重點在於原理原則

重新定義的人才力(MI,T)-V

MI,T的定義,對於習慣於考試的中國式教育下的學生,還是不容易弄得很清楚。舉些例子來談談,是個比較好的方法。一個設計工程師(國內習慣用研發工程師來稱呼,個人建議改變一下稱呼,會比較貼切與容易分辨。研發涵蓋研究、開發與設計三個領域,對於研究所的人員,比較偏向以科學家、或是廣義的技術人員來稱呼;技術開發的部分,就很清楚地稱之為工程師,至於產品設計,很多公司以技術員或是設計工程師來定位)。

有一位技術員,本身學機械的,在一家銑床設備廠負責設計工作。懂機械,也從事機械設計的工作,毫無疑問的本身機械設計就是專業技術。但如果這位工程師換到另一個部門,或是換個工作,譬如說是「筆」的設計工作,如果工程師認為不同行業,不是本身的專長,就無從下手,那就是被行業專業特性綁架。具備可攜帶的能力,任何機械設計對其而言,都應該能得心應手,這就是Mobility能力。任何設計都是針對客戶碰到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從這樣的角度來看設計,機械是基礎技術的應用,創意才是解決方案的不二法門,懂得將專業活用,不受時、空、文化、界面的影響,就是MI,T的概念。

換個產品或是工作,就無法上手,或是需要重新來過,那就只具備專業能力,少了攜帶性。設計本身就是提供解決方案,解決顧客需求的技術應用,到哪裡都該一樣,沒有特別差異。有的話,只是行業特質,這對於具備Mobility能力的技術員,根本不是問題,那是專業技術的應用(構思過程會搜尋很多的資料,就是了解技術應用上的必要程序,可惜台灣的工程師很少設計前構思)。具備MI,T能力的人,是隨時都在學習,也都隨時準備好完成任務的能力,更能夠將能力做最大的應用。組織採取輪調制度的著眼點,有很多的意義,建立宏觀的鼓臉能力也是目的之一。

看到很多企業在招募新人的時候,都會註明工作經歷,特別是與本身行業相關的領域。就因為如此,產業間同質化很深,少了創意的激盪,Mobility本來就不太強,加上Innovation不足,結果只看到產品的不斷複製,從A公司帶到B公司,連錯誤都可以很精準的複製出來,微利於焉而生。破壞性創新的原則就是擺脫經驗陷阱,中國老闆更好玩,有時還希望新人能夠把舊公司的東西帶出來(友達、奇美的個案,絕非個案,是中國人企業經營者的普遍錯誤觀念。還好這兩家公司也沒有甚麼真正的技術,被偷的,也不過是瞎子摸象中的那塊大腿罷了,不用太擔心,哈哈哈!),殊不知這是違法的行為,卻司空見慣,只因為沒有MI,T人才。

建議主管與人資,招募新人最重要的不是行業經驗,而是MI,T能力,否則企業成了無性繁殖場(竹子效應,台灣曾經是當紅炸子雞的Scanner產業成為慘業,就是無性繁殖太嚴重的結果)。基因太接近的結果,就會出現先天免疫力不良,發育不全的產品設計畸形怪現象。人資與主管如果本身就不具備MI,T能力,那企業不微利也算天才,除非賺的是機會財,可是那卻很短暫。

被經驗綁架是人的天性,特別對於一些既有的東西,如書本上所寫的,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那是無可撼動的,中國人的民族性與文化。最近在外面與人分享經驗時,都會建議年輕人,勇於挑戰既有的東西,特別是書上所寫的。

時代變化太快了,以前對的不一定還是對的;很多以前認為對的東西,一段時間後就被新的東西取代或是覆蓋,但書本的更新卻無法跟得上時代,如果把書本的東西奉為聖經,很可能經驗值會綁架了新的思路。常常對於別人提的觀點抱持不同的看法,都是很好激發創新的來源,如何將自己的觀點提出,又能以合理的邏輯來說服別人,那才真正的創新,否則就成了抬槓。

當然,提出挑戰的同時,要能夠提出足夠的觀點與說詞,而不是一句『不認同』,或是反對而已,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如果能夠以此觀點來看待事情,或是作為學習的態度,絕對可以激發出很多的創新點子出現,不會墨守成規,可惜中國人不善說出自己的看法。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