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Apr. 25, 2020

想「贏」總該有點三兩下

重新定義的人才力(MI,T)-VI(贏的條件)

偶然間看到一個字--『贏』,好奇的思索著對於這個字的解剖,還真的覺得有意思,花一點時間來談談,就當作是亂世中解悶的一個素材。

『贏』這個字是由『亡』、『口』、『月』、『貝』與『凡』五個字所組成,造字的人是否意味著要贏,必須具備這五個要素?如果是這樣的含意,那該如何解讀。個人嘗試著對於贏的條件,做了一些自己的解讀,也希望諸君能夠不吝給於指點。

首先『亡』這個字,有人以犧牲精神來看待,是有點道理。想贏,總必須要有犧牲的心理準備,得失之間,難以評斷。這樣的解釋可以說得過去,總是太悶了,為何要贏得那麼辛苦!個人的解讀是要贏,必須要有背水一戰的覺悟,想要贏,不能只靠運氣或是別人做得不好,也不能夠就是騎驢找驢的試看看。一旦決定了目標,要贏得目標,必須全力以赴,就是不成功便成仁的那份氣魄。轉成現代人的口語,應該說,要贏得冠軍杯,必須要有足夠的決心與魄力,如卒子過河一樣,有進無退,否則難以竟其功。

其次『口』這個字,可以分成內、外兩個部分來談。要贏,對外,必須有好的口碑,集中於其他四個條件中,才可能成功。中國人有很多的企業,為何贏的過程都是那麼的短暫,只因為賺到的是機會財,並沒有積累口碑(品牌黏性),自然難以長久。顧客導向是很多企業掛嘴上的口號,喊多了就麻痺了,沒能念茲在茲的把客戶的聲音放在心上,就難以做出滿足顧客的產品,自然無法積累口碑。對內的『口』,應該解釋成內部的企業文化,是否有足夠的共識,眾口一心的抱著目標,齊心協力的完成目標,是運作其他四個條件的關鍵。(注意看,「口」是被其他四條件包圍)

再來是『月』,應該如何解釋,思索了一下發覺到,應該是指贏的過程,是日月積累的能量。所以月的旁邊掛了『貝』字,應該是指財富的積累是日積月累。從另一個層面來解釋,或許應該說目標的達成,不是一個月,一個季或是一個年的問題,是每天都必須做到的條件,那為何不用『日』這個邊,而用『月』?應該解釋成日的業績,月的累積,以月來塑造積累的效果(發餉、結帳等)。日積月累的經營條件,是日清表的一種概念。每個月才看一次月報的企業,要贏的機會是太牽強了些。每日的業務呈現,是沒有回頭的條件,所以必須先有亡的決心。

中間那個『貝』,對每個人而言,也都有兩個涵義在裡面。一個涵義為可用的資源,另一個意義為所積累的財富,兩種都是資源。前者為內、外可動用的資源,後者為企業自行積累的資源,但不論何種資源,如果不懂得善用,要贏,恐怕不容易。『貝』在贏字的中間,是支柱,意味著沒有資源,再多的條件也難以成氣候,看來資源的運用,是管理的核心,也是贏的重要條件。

最後『凡』這個字還真有意思,有了決心與口碑,日積月累的積累的資源,這些的條件,是一點一滴形成的,沒有特殊例外。以大陸流行的用語來說明,『凡』就是精細化管理、精實管理。從細節看無限,從小處看宏觀,凡事無大小,每件事都是一個成功的影子。平凡無奇卻無奇中有奇,也就是告訴要想贏的人,凡事必須執著與專注。

贏,必須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而不是承接一大筆的財富就一定會贏的,也不是做對一件事,就可以高枕無憂(機會財)。富不過三代的道理很難講清楚,但傅家後代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不懂得處理小事,只會想大事,問題是再大的事,也是從小事開始。「好高騖遠」的成語人人能懂,虛心看足下的精神卻難有人參透,凡事皆重要,戰戰兢兢地看待任何一件事,才可能讓贏這個字寫得更穩些。(看看,『凡』字是基盤,往外拉出基盤的穩固,讓贏字看起來更穩重與大氣)

好麻煩的一個字,不好寫,也不好記,但如果拆開來看,這個字相對的很好記,也不難寫,是意境的表現。問題是要做到那五個條件,有幾個是必須與MI,T結合,您說是不是很有趣?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