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Apr. 26, 2020

變革執行步驟

重新定義的人才力(MI,T)-執行變革

變革有幾個階段的轉變,必須做好心理建設,才會適得其所。施振榮先生批評台灣只有半盲文化,凡事只看短、與本身有利害關係的,長遠或是與自己沒有直接利益的事情,一概反對,莫名其妙的反對,就是不爽,要怪誰?怪來怪去怪媒體、官員、無業遊民.....、企業家不也是該被責怪的一群?殺雞取卵,壓低薪資來逼迫勞工學會裝忙,結果無效率讓企業陷入經營困境,只好求變。這些怪現象不提也罷,還是談談變革與MI,T。

變革的階段態度簡單說明如下:

一、啟動前三思再三思,領導的決心與必要性地確認。不是談員工想要的,是以企業需要的為重點,寧可不動,一動就必須有必勝的決心,否則後遺症無窮;

二、啟動準備要周延,氣氛營造與決心的強化缺一不可。既然是破冰之旅,總會傷到,雖說變革一定傷到舊系統,衝擊能降低多少就算多少,更重要的確認經營者的態度與決心,必須不斷的強化與測試(不要以為經營者是萬能、神,經營者也是常人,面對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的壓力,不夠堅定的話,稍微一點挫折就可能退縮,自然不能忽視,看看行政院的陳內閣就知道了。);

三、一旦啟動變革,就必須六親不認,全力為之,決不手軟。壓力與阻力本來就存在每個階層,否則也不需要談變革。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就是抱著目標,強力推動流程再造,是成功關鍵;

四、變革成功後,調息養瑞,讓變革所造成的傷口復原,穩定組織氣勢,邁向一個全新的氣象。理性→感性+理性→任性→感性+理性的態度,是變革在不同階段要調整的心態,強調理性與感性的世界,容易混淆思緒,某種程度的任性是變革過程須具備的破壞因子(破壞性創新),盡管很多人不喜歡,卻也必須面對。

變革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好呢?還是一次到位的做法恰當?相信也是困擾很多經營者的問題。以個人的經驗與看過的很多案例,個人的判斷會建議還是以一次到位來得好,才有變革的價值。循序漸進的作法,衝擊比較小,可是太多的陋習無法一次拔除,也容易給自己找到一個下台階,模糊變革焦點,後遺症不少。就如同沖洗眼鏡只靠慢慢地沖水,沾附在表面的油膜還是無法去除,結果就是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甚至可能會帶來組織觀望的氣氛,對未來的任何變革的信任度下降,不利組織的永續發展。

台灣最近的紛紛攘攘,也都與變革有關。行政院官員沒有作為,不敢擔當,口口聲聲需要變革,一旦碰到阻力(立委、網路、受到傷害的一群利益關係人等等),馬上就退縮,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結果就是傷到政府的信心,再也不相信任何的看法,這就是台灣的當代官場異數(藝術)。資本利得稅、健保變革、美牛風波、勞保與基本薪資等等的政策,就是變革失敗最好的教材。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