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May. 17, 2020

生存、生活、生根

成功的定義

今天早上上網,一封很吸引人的郵件抬頭映入眼簾,標題是「免費成功講座」。一下子又讓自己陷入一陣沉思,思索著成功到底是甚麼。

台灣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是因為土地太小了,走來走去都會撞到人,所以情報流通特別快速,也因此塑造出一種高度同質化的現象。狹隘的地域觀念,讓台灣把人類最可貴的生命多樣化破壞了?

這個問題如果要探討的話,足足可以談個幾天幾夜,會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我們不是專家,沒有必要那麼神經兮兮的,把所有的事情都要從基礎的理論談起,但我們還是可以就個人的生涯,來談談每個人追求的成功到底是甚麼?

首先我們必須定義清楚,何謂「成功」?是「家財萬貫?」「是功成名就?」「是快樂逍遙?」還是「擁有自我?」.......在台灣,幾乎大部分的事情都只剩下兩極化了。政治,只能談「藍與綠」;事業,就是「高科技與傳統」;人生,就是「有錢與沒錢」;人,就是「好與壞」;....等。多樣化的文化不見了,社會充滿了怪異的思維,但卻是單一,沒有選擇性的,讓每個人都只能依循著社會價值觀前進,擠進同樣的一條高速公路。您想,如果只有一條路,當大家都擠進來的時候,這條高速公路如何負荷得了。

曾經有人提倡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家長無不絞盡腦汁,在懷孕期間就要給小孩胎教,希望生出的小孩是龍鳳種。結果弄得患得患失,一昧追求IQ的結果,小孩的辛苦自不在話下;後來有人提出另一個觀點,IQ高並不一定會成功,EQ好才是成功的關鍵。一下子洛陽紙貴,台灣的EQ這本書,單行本居然是暢銷書排行榜首位。以前總認命自己的小孩IQ不夠好,不是天才就只能做人才了,但沒想到有任告訴您,IQ不是重點,花個幾百元就能買個成功,誰不願意; 當電子產業創造出台灣的另一波經濟奇蹟時,所有的年輕人,都以能擠進電子產業為榮。收入多(其實那已過時了),可以拿股票,結果把生命賠掉了(爆肝)。過勞死,超時工作(台灣是世界第三長工時的國家),電子新貴的特色就是面色蒼黃,一份年輕人的氣色不見了。除了工作還是工作。這就是我們追求的成功嗎?一個沒有文化涵養,沒有享受,只有工作的地方,根本沒有成功可言。賺錢變成了目的,而非手段。生命的價值消失了,人都成了賺錢機器而已。

其實生活是多樣的,以生命短暫的觀點來看,多樣化是上帝創造出來的最佳禮物。每個人都只是光陰的過客,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內,那份生命的價值被速食文化侵蝕,是不容易被查覺到的。如何去發覺生命的價值,找到自己的那種特異性,過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有自己的快樂,又能帶給別人一份陽光,也不會帶給社會負擔,那不才是最快樂不過的事了嗎?樂活一族的興起,讓很多人看到另外的一條生命的藍海道路。不是康莊大道,只是鄉間小徑,但卻有自我而凸顯多樣化。自在與尊嚴,這樣的成功絕對比每天加班來得有意義。

郭台銘先生是台灣首富,是一個成功的典範,年輕人崇拜的對象,但他真的快樂嗎?國外有一位實業家,財富大致上與郭先生相當,是英國維京航空公司的老闆(理查布郎森先生)。他與郭先生的最大差別是,理查先生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玩極速運動,每個月去公司的時間只是一兩天而已。他的成功是創造很多就業機會,又帶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但郭先生卻剛好相反,除了陪客戶以外的時間,一定在公司,甚至每天都要弄到很晚,開會開到晚上兩三點是家常便飯。這兩位實業家都是成功人士,但以短暫的光陰過客來看,您認為哪種型態的成功,比較有意義?您又喜歡哪一種型態的成功?

多樣化既然是人的財富,那是否更應該讓多樣化成為主流。同質化的可怕就是一窩蜂,結果只看到紅海戰略的生靈塗炭,不論在商場上、政治上、學習上、讓台灣人把自己逼近了不可能成功的成功。是否也該想想,您的成功定義是甚麼呢?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