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Apr. 27, 2020

可持續化的阻礙-經營風險

311日本大地震談BCP/BCM -4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企業經營難掛無事牌,永續路上一步一腳印,就是一口氣。如何讓這口氣長長久久的邁出去,除了有形的經營績效外,維護上對於未然的預防,也是無可逃避的經營課題。太多的變數,讓企業經營不能不注意持續經營的問題。

企業出現無薪假,本身就是一個沒有BCP概念之下的風險,很多人以對待一般性業務的觀點來看待,個人卻偏向以企業的經營風險來思考。

  • 是誰讓台灣企業只會找顧問幫忙閃避法律規約,而不是找顧問幫忙賺錢?
  • 是誰讓工研院把協助企業主逃避勞基法的制約而成為收入來源,不務正業?
  • 又是甚麼原因讓很多的企管公司把鑽法律漏洞當成課程主軸,只是因為有需求?

是企業少了一份社會責任,與一些沒有理念的單位為了生存,製造出沒有『依法行事』這個準則的社會。有兩個理論在台灣發揮的淋漓盡致,分別是『破窗理論』與『莫非定律』,現在應該加上一個『彼得定律』。今天無薪假就是最典型的破窗理論的實踐。台灣社會的最大問題在於被『依法行事』這四個字綁架了。(公務員的依法行事是不作為;企業的依法行事是鑽漏洞。不遵守法律,只是想盡辦法解釋法律,從中掌握法律漏洞或是模糊地帶,加以有效運用)現在看來「蝴蝶效應」也驗證在台灣的勞動政策上了。沒想到台灣這個彈丸之地,卻是學者理論最好的驗證場所,也是考驗產品可靠性、企業社會責任的最佳試驗場。

不談無薪假了,談多了員工都會出現"無心假",如果真的勞工也來個破窗理論,那台灣社會就真的有趣了。勞動界的朋友,當自強了。算了!還是繼續來談談BCP比較實際。

前面談到「經營的抉擇」、「利益關係人的關注」、「威脅的對應」等重點,今天來談談風險的復原這個議題。泰國這次的大水災,恐怕要費上幾個月的時間來恢復。以這種規模的水患來看,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現類似的問題。如何看待與對應,是風險復原首要面對的課題。日本本田汽車,在311地震發生時,本以為還好泰國還有個生產基地。沒想到半年時間不到,泰國居然碰到百年難得一見的大洪災,兩個百年的災害在一個年度發生,那是否意味著,世界上沒有不可能的事情。

很多公司,特別是中小企業,總認為永續經營是大企業才須要考慮的經營課題,中小企業就是維持穩健成長就夠了。這種觀點存在著高度的矛盾,穩健成長不是企業一廂情願就得以做到了,外在環境的變化與產業內部策略帶出的競爭風險等等,都沒有逃避的空間。要談穩健成長的經營,就是以永續為最終目標,否則成長的意義又何在?

或許大多數的企業會以「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來對應,卻是最不負責任的經營手法,把責任拋給了運氣,經營的成敗反而與本身無關。要確認本身是有已具備永續經營的心理建設,可以以以下的幾個假設來判斷。如果發生了這樣的情況,我的公司(或單位)將會如何?以本身的業態或是產業來自問即可,不需要考慮其他業種的作法。

  • 工作進行中,沒有任何通知,突然停電了,電腦與照明都無法使用,除了手機以外,電力公司也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回覆,你該怎麼辦?
  • 大地震後,連手機都無法接通,顧客與供應商也都無法聯繫,心裡牽掛著外出的員工與家族的安全。
  • 供應商的生產工廠發生大火,重要的部件都已發包,眼看著如期交貨已不可能了。要找替代廠商也不是那麼容易,即使找到了,時間上也不可能達到,你該如何處理?
  • 連續的幾場大雨,已逼近要積水的地步,必須立即將重要的文件或資料移到安全的場所,你是否能夠很清晰的分辨是哪些是重要的文件與資料,很快速的將重要的文件與資料移出。還有,如果這些文件與資料在移動的過程中,遭到損壞或是遺失的話,你會如何做?
  • 公司內部集體得到禽流感,生產線五名的熟練員工有三位短期間內無法到公司上班。生產線實質上等同於停工狀態,你是生產線主管的話,你會如何做?
  • 機器設備發生了重大的問題,生產線不得不緊急停線。必須在還沒造成客戶的困擾前復工,時間的限制點能清楚的掌握嗎?萬一沒有即時復工,會帶來多大的損失?
  • 晚上發生地震,一大早趕到公司,大樓倒塌了一半,外面貼著禁止進入的警告圍欄。不只員工無法進入,在途中的總經理也是一樣,這時該如何是好?
  • 現在加上的一條是,COVID-19有同仁確診,被要求關閉14天檢疫,該如何對應?(這次的逛狀病毒的事件,可以衍生出好多的風險情境,可能是以前想都沒想過的問題。如:口罩的取得、大樓被通知簡易、飛機停飛、各國禁止外國人入境

這些只是不測風雲的一小部分,並不是要觸霉頭,能夠喚起重視,在真正發生不測的時候,立即得到最好的處置。這些問題能夠清楚回答的人,基本上可以認為是具備BCP的能力的人,掛上BCP災害對應計畫負責人的名牌,不是問題。相對的,無法回答或是回答的東西無法滿足這些問句內容的企業,說其事業是處於風險當中,隨時可能遭受到重大危害也不為過。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