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Apr. 27, 2020

BCP/BCM導入時的組織化設計

BCP導入的步驟 -2 

BCP要不要導入到企業,那不該是一個由外人為企業做主的事,是企業經營理念的一部分。無遠慮必有近憂的信念,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卻又成了船到橋頭自然直的一個對比現象。談這個話題並非意味著企業不做不行,而是以永續經營的觀點,提醒企業思考長遠發展的一個思考。Why?What?都確定有其必要性時,How才有其存在的意義,否則都只是依樣畫葫蘆,或是弄個東西,趕趕時髦,結果都只是東施效顰,讓人看了哭笑不得。

步驟是屬於How的領域,如果貴公司對BCP沒有興趣,本著無米還可以煮番薯湯,個人覺得,步驟與手法都不是重點,或許當作一篇無聊的管理性文章看看就可以了,只是看到那句:"我不殺伯仁,伯仁卻為我而死"這句話,感觸還是很深。Honda碰到世紀上最大的兩個災害--日本311大地震與泰國大水災,卻還是挺了過來的經營能耐,是值得佩服與學習的標竿。

步驟不是學習如何複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永遠不變的真理,對於自以為最聰明的電子產業而言,卻是不屑一顧的認為那是浪費時間,快速複製才是參加賭盤的唯一,也就因此微利成了常態。

台灣的企業,相對而言,對於組織運作的接受度,遠遠不及老闆對自己的自信。畢竟成功過的人,自負是必要的元素,卻也是失敗的種子。成功是最糟糕的老師,自古以來,從資治通鑑到現代啟示錄,都有借鏡的地方,卻都被領導的不屑一顧排除在外。

老祖宗說過,下者,會用個人的力量,中者,會用小組的力量,上者,會用組織的力量。劉邦的成功,是因為用了張良、蕭何與韓信。康熙的大業,重用漢人周培元,引薦姚啟聖,再推薦施琅而奠定平定台灣的功績,這些都是用人的成功事蹟。

導入任何系統都一樣,組織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要項,BCM也是不例外,有個合適的運作組織,才有可能實踐BCP的目標,如何建構一個BCM的管理體系,是成功關鍵因素。如果各位有興趣的話,請到任何一家花旗銀行的大廳,不妨看看牆壁上有甚麼東西,你一定會看到一家安全防護體系的職責說明。甚麼人負責甚麼事,組織的隸屬關係等,這是BCM的基本架構,一個把風險管理融入到經營體系的做法。

反觀國內銀行,風險管理的東西當然不可能沒有,但是真的有人會去注意嗎?讓人存疑。一個聊備一格的東西,是於事無補,必須讓管理成為體系,才能夠融入到文化層次,體系才會有效。有心做好BCM的企業,這個關卡應該是中國是企業的罩門,迷信經驗與自信過頭,加上賭性堅強的習性,這個環節最容易被忽略。

每每談到這樣的話題時,自己也難免會有所矛盾,如果企業經營要如此的如履深淵,如履薄冰,那生活鐵定難過。可是只要談到企業經營的最高目標--這樣的態度似乎不可免。無遠慮必有近憂,是耳熟能詳的古話,卻是常被當作耳邊風的一句話。這幾天也把自己整慘了,隨身攜帶的NB居然突然間罷工不Work了。還好是在上完課後,第二天打開電腦時才出現的,否則上課開天窗還真的不容易處理。

跟幾位朋友聊天時,談到這個議題,所有的人都頗有同感的為這幾家NB場喊上一聲讚,似乎每台機器都有設計一個Timer在機器內,一旦保固期一過,馬上就出現狀況。要維修,所費不貲,不維修,有所不甘心,卻又奈何不了IT產業的不環保策略。今天問了X家俱樂部維修進度如何,沒想到得來的是一句:還不知道,好像是主機板待料,好無趣的掛上電話,看來不買一新的,上課都要開天窗了。

這個時候不免又想起BCP與BCM的問題,誰能避免?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