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Mar. 29, 2020

個案教學不只是個教學方法

教與學的本質(談哈佛的個案教學)

久聞哈佛大學(HBU)的個案教學遠近馳名。去一趟哈佛商學院,體驗一下個案教學的魅力,是多數教授的心願。哈佛對此一套教學方法的堅持,要想能夠一窺個案教學,還需要有點關係與機緣。受到名額的限制,很多人趨之若鶩的想要擠破頭去一窺究竟,頓時哈佛商學院成了個案教學的朝聖地。

採購協會自從接觸個案教學後,在賴前理事長的撮合下,劉代洋教授(台灣第一批到哈佛商學院接受個案教學的教授之一)願意把個案教學的經驗與心得帶給採購協會的CPP講師群,藉以提升採購協會的教學品質。有幸為採購協會的一員,在年假的結束前,參加了劉教授特別為採購協會安排的個案教學課程。說真的,以前是有聽說過個案教學,但並沒不是很清楚,抱著學習的心情,只是帶著幾分好奇與懷疑,展開為期兩天的知性與成長之旅。

好奇的是為何一堆人為之瘋狂,它的魅力何在?懷疑的是真的有那麼神奇,好像是一帖美國仙丹,無病不能醫?兩天的個案學習,著實讓自己領教到美式教育的核心價值與奧秘,綜觀兩天學習心得簡述如下:

個案教學(Case study),顧名思義係以個案為教材,來引導學生針對個案提出每個人的看法,透過腦力激盪的方式,找出共同點,並把本來是一個個案的差異性,轉換成為一個可被用諸四海的模式。簡而言之,個案教學是「以一個議題,引導提出個別差異的不同思考,再從中找到共通性,設計成為共同的模組」的一種教學方法。個人從兩天的學習過程中,發覺到個案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差異如下:

1. 精神面:從教到學。個案教學改變以往老師的角色,從傳授知識轉換成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以往的教學,老師把該講的(老師認為的),在一定時間內灌輸給學生。學生學習到的是一堆的知識,但在實務上的應用,卻不見得(常是無法)套得上,以致於學到的東西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運用自如。學習的代價是漫長的成熟曲線,理論與實務難以搭配,學習對績效的貢獻,就像鐵軌的平行線,找不到交集。個案教學以實務應用為目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的自己找問題,自己想出解決方案,直接用於業務上的思考,完全的實務導向。「Learning instead of Teaching」。

 2. 重點:個案教學的重點在於採用「參與式的教學」,課堂上的主角不再只有老師,每個學生都必須參與其中,甚至可以說老師反而不再是主角了,學生才是主人翁。因為採取參與式教學,所以每個人的投入就變得格外重要,而要達到此一效果,事前的準備就突顯其重要性。老師不只要花很多的時間完全理解個案的內容,還要充分的了解每個學生的背景,才能夠讓個案研討的時候不會有冷場或是中斷的現象發生。也才能夠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的能力互補。而學生對個案的準備,更是成功的關鍵所在,沒有事前的充分準備,個案教學會變成天馬行空的各抒己見而已,學不到內涵的。(此部分可能是台灣企業內教育訓練想要採取個案教學最大的關卡,應付性的學習,忙碌與沒時間準備可能無法充分進入個案情竟,結果也就只是蜻蜓點水,難以深入。

3. 技巧:個案教學因為不是以老師為重心,而是引導學生參與,所以必須運用一些不同以往的教學技巧,方可能讓學習效果呈現。主要的技巧有:

(1) Questioning:適度的提問,可以激發腦力激盪的效果。

(2) Listening:學生基本上是透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準備對個案的資訊,每個人有不同的思考與看法(這是個案教學的最核心部份)。如何讓個案能充分的被討論,完整的被討論,老師的適度串場,是討論的關鍵因素。要達到到此一境界,Listening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技巧,主要目的是要達到以下幾點:

1) Listening for contents

2) Listening for what thing are said

3) Listening for what is unsaid

4) Listening for disconnects

(3) Responding:互動與回應也是個案教學的重要部分,透過回應來形成一些共同的看法。

(4) Role play:如果碰到學員對個案的理解不夠充分,或是比較不熟悉,老師會依據實際需要,運用Role play技巧,讓學生融入個案情境,以收宏效。

 4. 目的:個案教學的目的與傳統教學的最大差別在於實務導向,讓學生學以致用,而非只是死讀書,學一堆知識而已。特別是教導學生Leadership能力,指導在關鍵時刻的決策能力。主要的目的有下列三點:

(1) Develop head

(2) Develop Heart

(3) Develop Gut

 5. 老師的任務:個案教學有別於傳統教學的地方是,老師要理解的東西不是以前所駕輕就熟的理論而已。為了讓個案教學能夠達到充分討論與有效,老師也必須要事前了解個案內容,做好事前準備,才可能於課堂上帶動整個學習的氣氛,發揮個案教學的功效。更重要的是要把個案的結果帶到一個可以被複製的管理模式,老師必須要能做到以下三點:

(1) Clear message

(2) Good summary

(3) Move to right direction 

6. 成功關鍵因素(KSF):要把個案教學推動成功,舉凡個案內容、時間控制、軟、硬體設施、事前準備(老師與學生)、主動積極、場面的控制與奉獻的精神等都是成功關鍵因素。個案教學必須隨時注意到以下的三個要素。

(1) Solution

(2) Activity

(3) Responsibility

 7. 個案教學的基本條件:

(1) 硬體設施

(2) 軟體設施

8. 台灣推動個案教學的課題:

(1) 哈佛大學有一流的師資、一流的學生、龐大的研發資源及充裕的經費,推動個案教學是「桌上取柑」,信手拈來輕而易舉。但對於台灣的學習環境,無論是學校或是企業,不管在硬體或是軟體上(文化、學習方法與心態),都無法望其項背。特別是中國學生在長期的文化薰陶下,接受與死被是學生最重要的任務的觀念下,如何改變被動為主動的學習環境,是第一個必須面對的課題。

(2) 是否有足夠與合適的個案,也是一個本土化過程必須面對的課題。雖然哈佛已有了幾十萬份的個案,但因為種種文化面的因素,是否可以完全的應用在國內,也是有心推動人士的努力方向。

(3) 以企業在職教育的立場來說,習慣性的希望快速接受很多知識的錯誤觀念,對課程的需求常是目標放在學習知識的觀念,加上每個人的基本知識的參差不齊,及課前準備的習慣與觀念不足,在推動個案教學的過程,必須先做一些文化及觀念改造的工作。

9. 個案教學的盲點:從兩天的課程來看,個案教學確實是一個培育有用的學生的最佳方法。改變以前的培育思維,老師不再只是傳道授業,從每個人的參與裡面,共同找出差異,在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過程為學生解惑。當可以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縮短學習的成熟曲線。但個案教學是否就是萬靈丹?這是個人兩天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個案教學是否有其侷限與盲點?仔細歸納與整理後個人發覺到,個案教學對職位越高(領導階層,強定Leadership)的學生,效果越大。但對於基層執行層面的作業技巧性工具(如QC7大手法、統計手法等等)似乎不太容易套用。另外如果員工或是學員的素質差異太大的時候,恐怕也會影響到教學的效果。(畢竟哈佛大學的學生都是精挑百選的一群,資質與動機都非一般企業人士可以比擬的)

雖然還存在一些疑義,但從個案教學中已可以明顯的看到,個案教學解決了以往教學的迷思:「現代的老師,用以往的經驗,教現在的學生,要解決未來的問題」。這兩天的課程研習,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滿載而歸,不虛此行」。感謝採購協會的安排,感謝劉教授指導,感恩!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