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May. 12, 2022

應對斷鏈時代採購的軟實力

2022-5-12 取材自CAPS Research stats

這期的CAPS的調查報告很有啟發性,採購的能力需求,已從完全強調專業能力提升到軟實力的抬頭,特別是現況與實際需求的差距很大,有點驚人的數字,仔細分析後,也覺得不無道理,傳統採購的績效,往往取決於單打獨鬥的議價技巧,少了戰略的兵法思考,也因此在組織中的影響力甚微,難以被重用,今天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首先先看看這篇報告的內容:

標題是:Supply management skills and gaps

新技術和供應鏈斷鏈所帶來的全球化的經濟挑戰日益增加,成功的供應管理團隊對軟實力的需求越來越大。諷刺的是,很多CPO提到,推進職業發展所需的職能也正是組織中落後的職能。在調查的採購長(CPO)中,40%的人表示「戰略思考」是未來最重要的軟實力,也是職能落差最嚴重的一項,落差為26%。其次為「領導能力」25%認為重要,職能落差有15%,「利益關係者參與」也有19%的CPO認為重要,落差卻高達12%。

這些CPO認為,採購、供應鏈和供應管理的基礎很重要,必須夠強大,也因此供應管理領導者越來越重視「領導能力」和「人際關係」的優勢。這份報告吐露出什麼訊息?值得好好來分析。

採購4.0時代的採購職能發展,影響力是重頭戲,而影響力的展現,是人際關係的實踐,透過領導。到底硬實力與軟實力是如何分野?如何界定?

中國大陸用短短三、四十年的時間,改變了所有的硬體設施,一線城市,幾乎再也看不到破舊與老化的影子。這是一個值得尊敬的進步,卻也是一個讓人悵然所失的現象,看到的是一種同質化到幾乎都是樣板的改變,這是硬實力的表現。

有錢、有政策,可以做到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效率,硬實力很強。這樣的發展背後,看到有錢的好處,卻買不到生活的尊嚴,也不知為了發展,失去了甚麼。根據統計,外國人到北京的停留天數,從平均五天掉到不到三天,只因為沒有甚麼好看了!這是得與失之間的平衡。交通問題、貧富差距(下流社會)、生態多樣性、生活品質、環境破壞…..等等,還有很多的面相沒有浮現出來,這就是還沒看到軟實力發揮的結果!

從智慧資本(Intelligent Capital)的角度來看,智慧資本有三個領域,分別為K、S、A(Knowledge、Skill、Attitude)。K知識,在管理學者的權宜措施之下,劃分為產、銷、人、發、財的領域分類,也是專業科系的由來。S則是知識的實務運用衍生出來的技巧,是實務面的能力,需要時間的考驗。A態度則是不管那門專業,在目標達成上、問題處理過程,業務推展的程序,用甚麼樣的心態來執行,套句最近的熱門話題,達到匠師的過程,就必須有一些看不到的能力(工匠精神)來搭配,工匠精神也是一種軟實力。

簡單的為能力做個分類,硬實力是扎實的功夫,由知識與技巧的磨練出來的。也由於專業本質上的差異,分門別類的細分之下,形成各種不同領域的學門,學術用語上稱之為專業能力。就因為學門的緣故,之間的籓籬堅實厚重,難以跨越,形成一道道的專業城牆,出現文人相輕的現象,即所謂的本位主義。

回頭來看採購職能,專業的部分是硬實力,如議價技巧,成本分析,品質管理等等。但供應關係,如何做到雙贏的局面,讓供應商願意配合採購,這需要有些看不見的能力,如:領導能力,影響力等等的人際關係。這也是日常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只因是看不見的軟實力。

採購為何需要這些軟實力?特別是策略能力。策略,是計畫活動的產出,也意味著有支配預算與資源能力,是事業主管的層級。傳統的採購大多只是執行戰術面的日常管理,難以有大立大破的機會。策略是一種事業選擇,影響到的是利益關係人的權益,那就是領導能力的表現。這份調查,說明採購4.0所談的採購的轉型,以影響力來創造績效,而影響力是領導力、利益關係人參與與人際關係的集合。邁向CPO的貢獻世界,如何建構採購的影響力,多多思考。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