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May. 20, 2022

永續的好處在哪裡?

2022-5-20

永續供應鏈的ROI。談了這麼久,也該來算算永續對企業的好處,否則看到的都只是投錢,看最近Tesla被調降評等的新聞,5/18/19兩天股價跌了將近20%,跌幅不可謂不深,原因就是在ESG方面沒有真正的落實,有欺瞞之嫌。這麼大的企業尚且有這樣的現象,何況中小企業,這也是一開始跟各位報告的事實,就是ESG戰略是一個良心經營,絕非易事。

到底永續供應鏈的ROI從何而來?聽到的,看到的盡是投資,何來投資報酬率。其實永續供應鏈的ROI可以從兩個面向來談:一是新技術開發發展出來的事業商機,銀行體系對資金借貸的ESG評定,可以得到更便宜的資金;以及因為消費者價值觀的改變,永續的經營模式,將會成為經營差異化的關鍵,這是加分的部分。

執行環保或是投入循環經濟,可以降低很多的成本。其次是未來的碳權交易,CSR的合規要求等的處罰,以及可能受到國際客戶的抵制等等,都會增加企業的營運成本,實施ESG戰略,可以降低此一部分的營運衝擊。

台灣人(政府與產業)習慣以風向來評估可行性,也會以政府做為馬前蹄,等待政府的奶水。從以前的種種政策,包括TTQS等,族繁不及備載,這種思維對於ESG的影響,最可能的就是看好戲。今天天下雜誌出了第一本ESG白皮書,副總統都出面相挺,(很奇怪總統沒出面?)風光一些老面孔。很有趣的是大部分的企業都承認2050碳中和的趨勢發展,卻對成功沒有信心(85%),這不稀奇,還是老現象,就是企業的理念還沒出現,那是幾家大廠的遊戲規則。

ESG永續供應鏈絕對要散錢,但那是投資,不是成本,只要找到正確的方向,就會看到回報,問題是正確的方向在哪?絕對不是政府,畢竟四年一換,誰也不知道又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企業社會責任的供應鏈管理,難度之高不在企業的資源多寡,在企業的經營理念與人力資源的永續。人才管理、能力庫存、接班人計劃等等,沒有做好這幾個環節,三五年之內整個計畫就束之高閣了。有技術才有ESG戰略,有人才與資源,投入研發才有創新的成果。看到上面的簡介影片,荷蘭人的環保技術,台灣企業欠缺的就是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創新能力。

循環經濟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間有某種程度的矛盾,譬如談到CSR的範疇,扶持相對弱勢的經營者(在美國女性經營者)是SDGs目標之一,這種企業基本上在競爭條件上有其相對弱的一面,可能在QCDS的服務上,難以抗衡一般企業,採購如果以此為目標,可能會出現對經濟面不利的條件,企業是否充分支持?

那天在一個場合做了非正式的調查,採購的KPI。大部分看到的KPI都是Cost down,或是品質、交期等等,只有一家企業KPI是「提高多元化供應商的家數10%」,「供應鏈平均用水降低5%」。眼睛為之一亮,有點好奇,仔細一問,原來是歐美企業。心裡很不是滋味,我們喊了這麼大聲的2030 SDGs,還只是只聞樓梯響,台灣的ESG的實踐在哪?台灣的2050淨零政策,能否熬得過2030可能都有很大的變數!

如果只是因為「多元性的供應商」,價格就要高一些,那生意要長久也難。透過供應鏈的輔導與管理,拉拔供應商,把整體流程做出最佳化的條件,才是真正的SCR的意義,(Make it happend!)否則永續是無法長久的。畢竟第一支箭沒射出去,其他的只能留在箭套裡。供應鏈的管理與輔導,是永續的挑戰與關鍵。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