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Jul. 26, 2022

別天真的以為碳盤查就可以讓地球降低1.5℃

2022-7-26

ESG是經營課題,不是碳盤查的問題,更不只是ISO-140XX的問題,不要搞錯方向,徒勞無功,製造更多的ISO-9001-2008假象。

世界上,一堆的企業,摸石過河的嘗試錯誤,就想要找到一個可以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可惜就是不如人意,但有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還是不斷的追求更有效的做法。如果要論自信心,台灣的ESG認證單位應該又能夠拿到一個世界第一的封號吧!不用談創新與對策,只要有了碳盤查認證,地球的1.5就降了下來,實在太天才了,摩西第二。

ESG的議題,絕不只是碳排放的問題,像有毒物的消減,如EU的「RoHS」、「REACH」等,對企業而言,都是永續供應鏈管理不可迴避的經營課題。就以水的碳足跡來說,很快的水的碳足跡的議題會開始發酵。ISO以LCA(Life Cycle Assessment)為基盤,開始逐步提出檢討改進,對於供應鏈管理的一環,很快的就會搬上檯面。以速食店的水耗用量作為例子,如上圖所示。

水與Co2不一樣,有很大的區域特性與依存度。相對的價值觀點也有很大的差異,在水資源的碳足跡計算上的國際基準來說,ISO的國際標準會受到很大的注目。從2010年開始,提出水資源的揭露(Water 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以來,世界上至少300家以上的企業對此觀點提出質疑,顯見問題很多。

另外一點,與「碳足跡」、「水資源」同等重要的議題-「生物多樣化」。從2010年名古屋舉行的COP10(去年已是COP26),開始被重視。與永續供應鏈的概念有點不一樣,是屬於企業的價值鏈的觀點,另一個讓企業坐立不安的課題。雖然很多先進國家都有提出,提供資金援助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減少破壞自然環境(巴西Amazon 流域的森林遭受破壞程度,已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了)。去年為止,以美國為首的先進國家,美國答應提供九億美元資助開發中國家,2021年為止,真正提供的金額還不到一億美元。這些都非企業經營活動上直接會碰到的議題,卻是無可迴避「價值鏈」的課題,如何取得一個平衡,提供換算的公式,如何做一些必要、客觀的調整,把經濟價值與生物多樣化做適度的價值轉換,地球下降1.5的目標,遙遙無期。

這些事情不只是現場的問題,是企業的經營課題。雖然說世界各國的企業,本著企業社會責任,如火如荼的在找解決方案。Step by Step的透過嘗試錯誤的做法,慢慢理出一些頭緒,但離目標還很遙遠。不管怎麼說,企業第一步從碳足跡切入,建立對應體制是正確的做法。有關碳足跡管理,企業內部牽涉到的有製造部門、綜合企劃部、CSR部門、環境推進部、品質管理部、生產管理部、採購部等等(不同業種有些差異,但可以統稱為供應鏈環境推進管理小組),主要是將這個專案的位階提升到戰略層級。

採購與供應管理的重要性在哪裡?單單從供應商取得碳足跡的情報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當然供應商的規模、與供應商的關係,還有交易的實績等等,都是影響的要素。Green採購、CSR採購等台面話聽多了,真正能夠從採購環節,充分考慮到環境要素,以碳排放量為核心的交易,如果沒有一套不一樣的做法(或是TCO觀點),可能嗎?(對於習慣以價格為最優先的台灣企業,可能這些都將只是牆壁上的口號吧!)

真正要做到「CSR採購」或是「Green採購」,沒有一套體系運作,絕非可能,接下來就來談談「GHG削減採購專案」的作法與案例。以前談過愛迪達的GHG策略做法,今天來談談Walmart的「Green採購」做法。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