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就如莊家與賭徒;管理不難,就是原理原則...

Aug. 23, 2022

有效的Road Map是行動計畫的基礎

2022-8-23

ESG轉型的過程,視覺化的效果,最容易加深團隊的共識,特別在環境指標部份。如何製作一份好的中長期ESG戰略,透過Road Map的呈現,既具體又有效,對於即將展開的行動計畫(Action Plan),是業務跟催的依據,日常管理的基礎。

Road Map是所有中長期計畫的基礎,把三到五年的目標,以趨勢發展的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很具象的看到現在與未來的差距,是最具信服力的目標展現。 特別是圖表的呈現,讓共識攤開在太陽底下,更具說服力。那要如何呈現?譬如:

水資源未來五年內要減少多少%的耗用量,單純的數字很難產生共鳴,看到圖表顯示五年內降低30%的耗水量,那是多麼的令人感動。這部分比較難做的是,只談Scope-1的話,很多企業基本上沒有什麼碳排放,都在供應鏈上發生的(Scope-3),屆時要展現目標就有點難度了。其實也沒有那麼難,主要這是目標,是一份企圖心的表現,不是下定一個絕對做得到的目標,而是想要做到的企圖展現。

三年或是五年計劃,看企業的願景策略規劃而定,不管長短如何,ESG必須與願景策略規劃盡量同步,才不會有多做一次策略規劃的動作。策略規劃很費時,而且相當勞師動眾(其實這是接班人計畫的一環,透過策略展開,訓練每個職位的接班人該有的預備才能),有效率的做法,是每家企業都該注意的。

以上面這張圖來說,這是2015年做的中長期規劃,在2020年前要看到水資源、廢棄物以及能源的改善幅度。目標還不算太嚴苛,主要是與2030 SDGs對焦,無可迴避的企業社會責任,這才是目標的訂立方式。

台灣政府去年(2021)實施用電大戶(5,000KW)以上的企業,必須於2025年前,設置契約容量10%的再生能源。這幾個用電大戶產業,半導體、水泥、電子業、鋼鐵、石化等等,都受到衝擊,卻在還沒搞清楚狀況之前,今年受到能源價格居高不下的影響,從7/1日起,調高這些產業的電價15%。這樣的趨勢,方興未艾還有後續的要求將會接踵而來,面對營運成本的增加,企業不是搶著買綠電,也不是昧著良心蓋太陽能電廠(多少的破壞,清洗的耗水量,森林植被被破壞,土地破壞以及建築物的加速老舊等等,很快就會浮現出來,這都是短視政策的必然),改善能源效率才是重點。

五年的目標是長期的,轉化為每個年度的執行目標(1YP),創新與投資,採取有效的Action plan,才有可能看到改善的方向。靠政府的政策,可能就是人仰馬翻,三天一個政策,隨便一道命命,夠讓企業亂成一團。這陣子盲目地蓋太陽能電廠,破壞的又豈是一個台灣的環境。技術創新與能源效率改善遠比買綠電更直接,也可以避免成本增加的衝擊。

訂好目標,是否可以滿足地球維持1.5度的升溫?還有很多的驗證程序,對企業而言,可能碳盤查與水盤查的功夫,就此展開。問題是企業永續經營,要面對的是新科技與人才方面的投資,是不是都已經有認識了?看到最近的情況,大部分的企業與政府,都只把眼光放在碳盤查的健檢層次,而沒看到創新技術的研究發展。這些領域都不是有錢就買得到的技術,甚至先進國家都還在摸索階段,台灣企業必須把眼光放遠,而不再是以代工型態的投資來看待ESG的議題。

Latest comments

03.11 | 01:10

上述11點,能做好好難~
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不過覺得好扯,管理應該是變形的/彈性的,把它「標準化」「規格化」似乎不妥,即使是最低標準,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合規就好呢?

03.05 | 22:09

My sentiments exactly!

Share this page